科幻冒险电影黑亚当 DC把超级英雄拍成了烂片

作为期待已久的作品,DC电影《黑亚当》,显然不是让那么令人满意。无论是票房表现还是观感方面,该片的甲方和乙方,对其也颇有微词。

电影从剧情到角色,都过于混乱和单薄,角色动机和结尾大战也极其敷衍,一度让人昏昏欲睡。

该片烂番茄评分仅为39分,这个成绩在DCEU(DC扩展宇宙)里位列倒数第三,仅高于《自杀小队》(26分)和《蝙超》(29分)。

电影不佳的观感也直接导致该片票房成绩的疲软,截至目前该片北美票房仅为1.65亿,全球累计3.84亿,虽然影片还在映期,但已经上线流媒体,预计票房也不会有太大作为,大致会停止在全球4亿多的门槛上。

但是电影的成本约为1.95-2亿美元(还有说2.3亿的),外加8000万的宣传费用,按照分账比例,电影全球票房要至少超过6亿才能保持收支平衡……亏大了。

要说平日里好莱坞拍砸的大制作不在少数,但《黑亚当》给人的感觉是,电影的底子其实不错,但过程极其生涩。

大家都在喷故事差,但要说本片剧情跟其他超级英雄电影也就是半斤八两,最大问题则是生硬,情节铺垫、剧情转折、情绪渲染都没到位,干瘪的好似是AI编写,跟强森的肌肉一样“见棱见角”。

对比漫威的《雷神4》,后者起码把情节打磨的相对圆润自然。再对比下同是DC出品的《海王》,其实《海王》的单论剧情还不如《黑亚当》呢,但人家那剪辑和节奏梳理的就非常流畅,情绪调动的那就一个畅快。

相比之下,《黑亚当》除了特效之外,在整体呈现方面更像一个是半成品,业内称之为“粗剪版”。

言下之意,《黑亚当》如果在花时间找专人重新剪辑一下,素材好好打磨一下,让剧情更流畅、情绪更到位一些,这部电影,至少还是一部中规中矩的超级英雄电影。

至于为何电影搞成如今这个样子,需要从场外找原因了。

简单而言,这是一部从诞生到发展乃至最终公映,都“心不在焉”的作品。1.0时期:万恶之源

《黑亚当》是筹备时间最长的DC电影,时间差不多20年。

该片的第一出品方不是华纳,而是新线影业。96年特纳广播公司(TBS)被当时的时代华纳集团收购,隶属特纳的新线影业成为华纳的子公司,与华纳兄弟影业暂时平级。

背靠大树之后,新线将目光投向了华纳广袤的IP库,其中就包括DC漫画,新线也想拍超级英雄电影,可惜当时超人、蝙蝠侠等人气角色都被华纳影业牢牢把持,新线只能将目光投向其他角色,选来选去,相中了与自己出身非常类似的超级英雄——沙赞。

PS,沙赞由福西特漫画公司创作,后来该公司被DC收购,沙赞也就成了DC的一员。这无疑跟新线与华纳的关系异曲同工,而且新线影业的特色,擅长拍恐怖片与喜剧片,而沙赞的中二幽默定位,也符合新线的调性。

2004年,新线打算让当时在《木乃伊归来》里崭露头角的WWE明星巨石强森出演沙赞。强森听了之后大手一挥,说我不演。我要演黑亚当,因为我自幼就是黑亚当的粉丝。

为了“儿黑梦”甚至不惜出演反派?新线自然没有异议,但强森也提出一个条件,我演反派给主角做嫁衣没有问题,但咱要求拿到制片权,让我有足够的话语权在电影里。

而这些条件,新线影业也一一应允。但没过多久,问题就出现了。

随着强森名气越来越大,巨石对电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07年左右,他不满《沙赞》的剧本和导演——当时定为《初恋50次》《糊涂侦探》的彼得·西格尔,并一度罢演。

最后双方交涉,定下个方案——《沙赞》剧本重写,黑亚当从大反派改为客串(这个基本就是《雷霆沙赞》的雏形),随后再拍两部,强森担任主角的《黑亚当》与《沙赞大战黑亚当》。

可电影还未开拍,新线影业的《黄金罗盘》迎来世纪惨败,次年华纳的《极速赛车手》也亏得底裤都没了。“两连亏”让时代华纳决定对电影部门改组。

2009年,新线加入华纳影业成为其子公司,华纳接管了后者的所有制片项目,并有的放矢的进行精简,其中《沙赞》与《黑亚当》都属于被裁的行列,因为华纳重新整合DC,要大干一票(开端就是臭名昭著的《绿灯侠》),这俩项目都属于多余的,就凉了。

PS,有意思的是,改组之后,虽然新线影业并入华纳,但包括CEO托比·艾默里奇、DC影业前老板沃尔特·滨田等新线高层全部入驻华纳,并在几年后成为华纳影业的当家人,可见与其说华纳影业并购了新线,倒不如说新线“雀占鸠巢”华纳。

可见,在《黑亚当》1.0时代,该片就有俩暗藏的问题所在:

★其一,该片是新线的项目,虽然后来过继到华纳名下得以延续,但终究还是“野种”。而且《黑亚当》是唯一一部DCEU成立之前,就开始筹备的电影,虽然努力融入DCEU,但还是显得显得格格不入。

★其二,强森作为制片人,权力过大,这对于电影宇宙作品来说不是好现象。这个不怪人家演员,我要是制片人我也这么干,只赖当年谈判的时候开了这个缺口。

2.0时期:胃口很大

《黑亚当》这个项目重启,要等到2014年左右了。

一方面《超人:钢铁之躯》开启DCEU,华纳与DC急需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当时强森因参演《速激5》《地心历险记》《特种部队2》等片,已经是2013年福布斯排行榜认证的全球最卖座演员之一。DCEU如果有着强森的加盟,可谓如虎添翼。

可惜现实非常骨感。

强森的谈判对象从新线变成了华纳,但本质没变,而华纳却发现,自己面对的不再是强森一个人,而是一个公司——七元制作(Seven Bucks Productions),由强森与前妻丹妮·加西亚在2012年共同创立,名字来源于强森当年最窘迫时身上只剩7美元的梗。

该公司的主旨是将道恩·强森的概念从“演员”变成“企业”。强森参演的电影,七元制作将协助负责开发剧本,协助制片,帮助影片宣传等。并且不单单是电影,公司还负责各种商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与NBC合作了真人秀,与运动品牌安德玛联名服装、还有YouTube频道……

可想而知,华纳面对这样一家公司的结果,2.0时期,双方一谈就是3年,分歧在于:

★当时华纳给《黑亚当》的成本仅有5000万美元(与《雷霆沙赞》差不多,后者最后追加的费用,成本仅也为8500万),但七元制作要求电影预算至少1.5亿,与《钢铁之躯》看齐。

★华纳希望拉来包括传奇影业在内的新制片公司参与投资,但七元制作方面拒绝出让制片权,后者认为这是华纳要削减我方话语权的举动——当初是你给我的,凭什么让我还回去?

由于当时《自杀小队》《正义联盟》剧本已经完成,《黑亚当》干脆甩开沙赞自己玩了。强森与七元制作对DCEU的预期发展是这样:

★《黑亚当》出现在《正义联盟》之后,故事主体是黑亚当苏醒,引来神奇女侠、钢骨、闪电侠等正义联盟成员,最后双方合兵一处PK大反派撒旦,也就是现在电影版的剧本雏形。

★随后《自杀小队2》,黑亚当作为大反派登场,沃勒女士派出自杀小队追杀黑亚当。

★《超人大战黑亚当》,自杀小队任务失败之后,超人奉命出马,与黑亚当展开搏斗,最后黑亚当与超人联手,对付“脑魔”布莱尼亚克与超人死敌莱克斯·卢瑟。

而这个项目,很有可能与《超人:钢铁之躯2》合并。

华纳方面肯定无法接受DCEU围着一个人转的结果,可还没到谈判破裂,《正义联盟》惨败,亨超本蝙先后退出DC,后续这些都没有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DCEU的负责人是扎克·施耐德。强森与扎导是否有过会面,关于电影宇宙的规划有否谈过,不得而知。如果有的话,如此强势的两家遇到一起,结果可想而知。3.0时期:越俎代庖

那几年,强森与华纳谈判虽然分歧很大,但没有真正破裂。或者说,还没等到破裂就变天了。

2018年,时代华纳集团被电信巨头AT&T收购,改名为华纳传媒,沃尔特·滨田成为DC影业新的负责人。

次年《小丑》拿下威尼斯大奖并且全球票房超过10亿,让华纳看到了DC反派+魅力演员迸发出的火花,华纳影业总裁托比·艾默里奇亲自出马,《黑亚当》再次回到谈判桌上。

彼时的强森达到事业的巅峰,《狂暴巨兽》《勇敢者游戏》《速激:特别行动》等片全球火爆,助推其全球总票房超过100亿美元。按理说强森和七元制作底气要更足一些,但不知道是拖得太久疲惫了还是其他原因,这一次谈判双方各退一步。

华纳同意将预算追加到1.5亿,强森也出让一部分制片权给其他公司(威秀影业)。并且双方在一个意外的地方达成了一致:强森与亨利·卡维尔共有同一个经纪人。他们都希望亨超可以回归DC。

《黑亚当》的导演,选定为与强森在《丛林奇航》里有过合作的佐米·希尔拉, 剧本就是把之前的内容整合了一遍,由于《正义联盟》的失败,后续悬而未决,因此电影中正义联盟成员,变成了如今的“正义协会”(JSA)。

但此时双方最大的阻力,就是DC影业总裁沃尔特·滨田。

由于《黑亚当》是华纳影业的总裁艾默里奇亲自谈下来的,里面还有个强势的巨石强森,导致滨田这个DC老大在项目的地位很尴尬。

而且该片也不符合他对DC电影的规划:他要求的DC电影,投资大可以,但制作周期必须是“短、平、快”。可《黑亚当》偏偏是个制作周期很长的作品,所以滨田该片的态度就是“后妈带孩子”,是不怎么上心的。

虽然滨田在任DC影业期间饱受诟病,但这个人的制片能力不是盖的,由他主抓的《海王》《新蝙蝠侠》等片至少制作和内容层面都很饱满。

《黑亚当》拍摄期间,滨田投入多少心血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该片进入后期制作时,真正该他发挥功能的时候,他一点没管,因为——4.0时期:我是谁我在哪

一场疫情打断了《黑亚当》的拍摄,耽搁一段时间之后,好不容易步入正轨,回来却发现物是人非。

2018年AT&T以855亿美元收购华纳之后,就一直消化不良。后来华纳传媒CEO杰森·基拉尔主攻流媒体,想出了2020-2021两年的电影“院线和流媒体同步”这个馊主意,导致华纳巨亏,让急于大量资金开发基建的AT&T现金流出现了问题,所以他们就把华纳甩出去了一部分,接盘的就是探索传媒Discovery。

2022年初,探索传媒从AT&T手中买了华纳传媒29%的股权,并成立了新公司“华纳兄弟探索”(Warner Bros.Discovery,简称WBD),原华纳高层全部下马。

探索传媒老板大卫·扎斯拉夫成为WBD新老大,这位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拿DC开刀。

大老板亲自插手,DC影业发展规划改变:

★找回被雪藏的本蝙和亨超,《海王2》《闪电侠》等片大量内容重拍/补拍;

★以后DCEU只拍院线大制作;流媒体电影全部取消,其中包括已经拍完的《蝙蝠女》、正在筹备的《超级少女》《黑暗正义联盟》,以及滨田力主的《神奇双子》等片……(直到滚导入驻DC,貌似上述还有变化,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不展开了)

接二连三的事件,暗示了这位新老板,对滨田治下的DC发展是不满的。因为扎斯拉夫说了,“你不能放着超人、绿灯侠这些人气英雄不拍,而去拍一些二线角色!”

虽然没有指名点姓,但就差报滨田身份证号了。

不过扎斯拉夫给滨田留了一个后路,没有马上开除他,让他把《黑亚当》等片收尾工作完成之后再滚。

但您琢磨这样的环境,滨田还能制作电影吗?尤其是他力主的几个项目(蝙蝠女+超级少女),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大老板亲自“一刀切”全部取消,那时他就知道自己在DC时日无多。自己亲儿子他都不顾不上了,还有心思打理这个“过继来的野种”?

PS,就凭滨田前不久从DC影业离任(被解雇)一周之后就在派拉蒙找到了新工作,可见他这半年来,光顾着给自己投简历了,制片什么的一点也没管。

别说滨田了,当时的DC影业,谁还有心思干活?

曾有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爆料,这半年来,DC部门的氛围有如追悼会,谁都人心惶惶,指不定自己参与的项目被取消或者重拍,一些都白玩不说,没准哪天自己也丢了工作……(在改革期、过渡期企业待过的小伙伴,对此估计深有体会)

如此氛围下,反而《黑亚当》项目里,有着一个强势的巨石强森,反倒成为利好元素了。最起码电影还能热火朝天的推进,甚至预算从1.5亿追加到了2亿美元。

但“能干活”和“干得好活”是两码事。缺少了几位制片人的驾驭,大家也拿出了当年“给日本鬼子干活”的劲头儿,能出好东西吗?

这也是《黑亚当》最终效果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举个简单的例子。

《黑亚当》结尾的双线大作战——黑亚当PK巴沙克,沃达克市民迎战地狱军团,两场战斗极其敷衍,这边黑亚当的PK大战毫无戏剧性,手撕鬼子完事;那边军团作战更是无比山寨,这还是追加预算之后的产物。

同样是外部地狱军团混战+内部恶魔PK,对比下20年前的强森参演的《木乃伊归来》的场面,高下立判。

最后就给人的感觉就是从角色到电影幕后人员,巴不得这个电影赶紧结束。

结尾时期:至暗之夜

《黑亚当》这个折腾近20年,期间几经波折,好不容易上马,但在关键时刻遭遇公司动荡导致人心涣散,无暇顾及的电影,最终出炉一个好似“半成品”的电影,令人遗憾。

实际上,《黑亚当》这部电影,强森的过于强势和华纳与DC欠缺合理规划,也要背大锅的。

★说白了,拍摄《黑亚当》独立电影只是巨石强森要求的执念,一上来就是个2亿成本的新英雄电影,目前的DCEU的声势,还不能像隔壁漫威那样任性。

★对于大众而言,黑亚当仍是一个小众角色。而对于现如今的DCEU来说,尤其是市面上已经有了《雷霆沙赞》的情况下,再拍一部角色类似但风格完全不同的《黑亚当》就没什么必要了。

《黑亚当》整部电影的动静还不如结尾亨超回归的彩蛋热闹。

★黑亚当更适合的出场方式,是先与沙赞/超人乃至正义联盟等人气成员合作一次之后,打开市场并与观众混个熟脸,此后再拍独立电影,无论是强森的“儿黑梦”还是DCEU的未来发展,都相对更靠谱一些。

可见,《黑亚当》并不是DCEU当下最需要的那种电影,而公司的动荡更是让这部定位尴尬的作品雪上加霜。

电影血亏,但华纳方面辟谣,说这个项目不会亏。因为作为DC的项目,IP收益肯定不仅仅是票房,还有影碟、流媒体、电视版权和周边等,这方面的收益也很可观。

说这话不嫌寒碜,隔壁漫威电影还没拿这方面算收益呢,你们就先来了。而且要这么算的话,更不如漫威了,以你黑亚当的人气,能跟钢铁侠、黑豹比吗?

这也是隔壁漫威影业坚决拒绝创作者/演员参与制作的原因。

漫威影业宁愿给唐尼开出天价片酬,最后不惜让钢铁侠死掉,也不允许唐尼当制片人,这是后者继续参演的要求。

PS,漫威唯一妥协的是《黑寡妇》,答应劳苦功高的斯嘉丽·约翰逊参与出品,果然当年闹出事儿了,一度跟迪士尼对薄公堂,双方不欢而散。

而华纳在这方面,从扎克施耐德到如今的强森,吃老鼻子亏了。

而《黑亚当》的亏损,不但严重影响到该片和该角色后续开发,也让踌躇满志的“华纳探索WBD”遭遇当头棒喝。

WBD成立之后,原华纳传媒和探索传媒的负债也都转移到该公司旗下,原本大伙寄希望强强联合之后能让公司股价飙升,可惜雷声大雷声大雨点小,双方都高估了WBD的影响力,而华尔街也对这项并购并不看好。

迄今为止,WBD累计负债550+亿美元,甚至一度传出WBD要把DC盘出去抵债的消息。

(具体是WBD与亚马逊合作DC电影,类似漫威影业与索尼影业联合打造蜘蛛侠电影那种方式,由亚马逊旗下的米高梅影业负责制作,WBD旗下的华纳影业参与制作+主要发行,但这个消息未经证实,如今DC都改组了,看来短期内不会实现了)

这也是大老板扎斯拉夫亲自抓DC电影的原因,停掉那些不靠谱的项目,让DC电影打几个漂亮的翻身仗,至少提升下新公司业绩,结果第一炮就是个臭蛋。

一个月前,DC影业改组成立新的“DC影视”(DC Studios)之后,新掌门人”滚导“詹姆斯·古恩和彼得·萨弗兰的带领下,DC影视进入新时期。

但目前的情况是,滚导治下的DC,正在全面清理前任项目,包括《神奇女侠3》被取消、亨利卡维尔版超人可能又要被砍,杰森·莫玛最后一次饰演《海王2》……

熟悉的华纳骚操作,熟悉的DC公司动荡,正在制作期内的《海王2》《闪电侠》《沙赞2》等前任项目,可能性的结局,也跟《黑亚当》差不多——场外因素波及电影,制作人员心不在焉,最后搞出个“粗剪版”……

至于《黑亚当》的后续,华纳方面对强森一直以来越俎代庖、大肆宣传亨超回归的做法非常不满。这部电影失败,正好找个理由双方暂停合作。

还是那句话,DC电影前车之鉴,尽量少让创作者参投项目。

关于作者: baoling

更懂你的麻辣娱评,超新鲜头条娱乐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