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电影钢铁意志改自真实事件 赵铁池带工人练出中国第一炉铁水

电影《钢铁意志》首次将新中国钢铁工人炼钢的动人情景搬上了银幕,聚焦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再现那个热血澎湃的岁月。“炼钢”是影片的基本线索,同时也构成了影片的广义象征。千锤百炼,百炼成钢,这是故事;千磨百折,玉汝于成,这是人物。

近日上映的工业题材主旋律电影《钢铁意志》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对钢铁的迫切需求,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克服重重险阻,历尽千辛万苦,为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故事。片名“钢铁意志”,固然是对一段工业生产的历史描述,但更是对以厂长赵铁池为代表的新中国钢铁工人精神的精准刻画——恢复钢铁生产要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影片在情节铺陈和人物塑造方面,都集中体现了“钢”之深意,使雄浑豪放的美学风格充溢画面,力量感油然而生。

影片无意聚焦战斗场面,却浓墨重彩地叙写了三场牺牲:在解放鞍钢的战斗中,子弹穿透解放军战士陈小步的胸膛,而就在来鞍山的路上,他还满脸笑意地对赵铁池说,要跟着他在鞍钢当一名光荣的工人;难改乡音的老兵祝贺发觉工程师王博的异常,紧随其后,使高炉免于炸毁,却再也无法与新媳妇相见;战友周刚打算跟着赵铁池干,却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是英雄为维护家国大义作出的无畏选择,陈小步、祝贺和周刚的慷慨赴死既是他们英雄人格的集中体现,更成为故事要炼钢、炼好钢的深层动因——孟泰、赵铁池面对徒弟、战友的牺牲,更加坚定了攻坚克难的决心。

对电影创作而言,人物塑造扎实至关重要,而扎实的前提是要有弧光、有成长。《钢铁意志》的主人公赵铁池是战斗英雄,炼钢之于他是阶段性的“战斗”任务,所以他立下炼出铁水的军令状。恢复高炉生产的过程充满艰辛,敌特的破坏、专家的质疑、现实的窘境,赵铁池带领工人们一一克服,炼出了第一炉铁水。

从朝鲜慰问归来的孟泰带回战友牺牲的消息,成为影片的激励性事件。这才有了赵铁池在周刚墓前的誓言“我以生命为熔炉,一定要造出最坚硬的钢铁”,与开篇的军令状形成呼应,人物弧光由此升成。此外,还有大工匠孟泰、有勇有谋的孙雪飞等形象,均以非凡勇气和钢铁般的意志,为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铁水无私奉献。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强功能人物形象孟泰。孟泰的“强”不仅在于他技艺精湛和劳模身份,更在于他和家人与鞍钢之间所形成的深入骨髓的血肉关联。在孟泰家的三场吃饭戏最能体现这一家人的无私美好。在那个困难时期,孟泰宰杀自家乳猪给专家增加营养,他的四个孩子却探着头看着肉咽口水,懂事得令人心酸。剧情中有一个极具艺术巧思的场景:孟泰将一根猪尾切成几段,分给孩子,自己夹起最细的一段,含泪道“真香”。爱厂如家与浓浓亲情自然流露,令人泪目。

剧中还有几段颇具深意的情节设置,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1948年、1951年、1953年三个炼钢的重要时间节点,创作者没有用生硬旁白或历史记录叙述,而是以“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巧妙串联,表现人们对新中国工业建设的迫切呼唤和专属于那个年代的真挚情感。

对年轻的赵铁池和孙雪飞个人而言,严酷现实容不得他们浪漫,但却并不妨碍他们彼此欣赏、互相扶持。全片没有出现一个“爱”字,“爱”却在他们之间无声流淌。最终二人在车厢团聚,害羞地牵手,为这部质感硬朗的影片融进了浓浓温情和爱意。再比如影片结尾,还是当年的站台,祝贺的媳妇一路向北奔赴鞍钢,前来接站的孟泰与一个青年擦肩而过,那青年说道“我是雷锋”。这个情节昭示着,“钢铁意志”有了后辈传承。

火红的铁水是《钢铁意志》中最抢眼的颜色符号,灿烂炽热。赵铁池曾在战友墓前深情立誓,要让“这座钢城的炉火永远燃烧下去”。赵铁池、孟泰们带着他们对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崇高理想,对红旗插到“高地”的深切企盼,对第一炉铁水和钢铁国徽的盼望崇敬,投身高炉、心系大厂,终于创出人间奇迹。而在《钢铁意志》的影像中,时下的广大观众也燃起了奋进新征程的勇气和动力,砥砺前行,心怀激荡。

以上就是电影《钢铁意志》我们一定要让这股意志传承下去!

关于作者: baoling

更懂你的麻辣娱评,超新鲜头条娱乐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