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最近都有刷到过《隐入尘烟》这部电影,小编也是如此。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匹黑马,明明已经上线了网络。可是票房确实不减反增,豆瓣评分也是达到了8.5分,有网友说在看完之后久久不能释怀,这部剧也说明了生活从来都不会对人善良,平常的结局更是戳入人心。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解析一下隐入尘烟结局是什么意思还有小编搜集的隐入尘烟观后感文案感悟。
这样两个几乎被人遗忘的苦人,本来是无人过问的,竟然靠着相互依赖和信任,靠着发自内心的爱,将本来被村人讥笑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让村里人在羡慕之余又多了几分的妒忌。两个小人物的悲情故事里,蕴含着中国人善良、朴实的秉性,两口子抱团取暖相濡以沫,从来没有说过一个爱字,却把深深的爱融进血液,深入到骨子里,这种中国式凄美的爱情,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并不鲜见,深深植根于民间。
《隐入尘烟》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爱,怎样去生活,我在看的时候一直提心吊胆,因为生活从来不对人善良,无论是他们修房子还是献血,我都怕有意外,最后在一个平常的下午,意外还是发生了。在看的时候会想导演用什么方式结束,最后以一种平常但包含生活经验的方式结束,导演是绝对的现实派,可是在孵小鸡的时候,平常但稍显浪漫,而两位主角让这种浪漫升华到极致。影片很少有大段的表述,更多是肢体语言的表达,一旦文字出现,则是很有深意,肢体语言出现时就此时无声胜有声。
隐入尘烟观后感感悟:
边缘人的精神支撑
女人叫曹贵英,生病后不良于行、左手抽动、时常尿失禁;男人叫马有铁,给别人干活几十年还一无所有、只能寄居在弃置空屋守着一头驴过日子。两人都是别人嘴里的晦气与笑话,被家人迫不及待踢掉之后,盲婚哑嫁住在了一起。
整部影片的主线是两个人在贫困的生活中春耕秋收,与其把这两人之间的感情叫爱情,我更愿意理解为精神支撑,被边缘化的没有话语权的失声人之间的支撑。当两人共同经历抽血、种地、搬迁、收获,终于心灵贴近、在贫困中依偎前行后,贵英却突然得病继而溺亡,而马有铁也随之处理好所有的收成和欠债,躺在床上看着贵英的遗照、握着贵英编的草驴喝药自杀——如果没有精神的支撑,人又该如何活下去?如果所有的痛苦和欢乐都与另一个人共同经历过,当那人死去时,记忆是否是记忆,真实是否真实过,活着与死去有区别吗?
苦难中的快乐是缓死剂
他们实在太贫困了,屋里肮脏但却空阔,每顿饭都只有馍馍,菜几乎没有,衣服永远带着洗不掉又马上沾染的泥灰,连种地的种子钱也要赊账。但就在日复一日的农活中,也在寻找简单的快乐:即使结婚唯一的新物件是红纸剪的“囍”字,两次拆房后,也都要郑重其事重新挂在新家墙上,不能有丝毫歪斜;借来别人家的十个鸡蛋,自己用灯泡和纸箱做了电孵器,灯光透过箱子的孔打在墙上和贵英的手上,贵英伸手去接光,马有铁便晃动灯泡让光点旋转逗贵英开心;
借住的房子接连被拆,只能自己和泥做泥砖盖房子,好不容易做的泥砖却在突如其来的大雨中几近毁掉,两人冒雨拿塑料布盖砖,不小心跌坐在地,互相搀扶却几次站不起来,于是在大雨中对着笑泪交织;麦子成熟,马有铁拿来六个麦粒,在贵英的手上印上六瓣麦花……这些苦难贫穷下的自我安慰,带着不多的活气,竟然有种扭曲的浪漫。
马有铁说,“草编的驴就是好,不吃草就不听人使唤。”草像是个条件,吃了就要被使唤;草又像个结果,被人使唤了就能吃到。其实草是世界设定中的不变量,你无法选择要或不要。苦难若仅有苦难,人总会向死,但如果给一点草和甜头,就会去吃,但吃了就会与上天达成契约,未来无论怎样苦都得要活下去了。
善良、恶毒、贫穷和失声
马有铁是一个很有自己观点且能坚持的人,他的善良甚至很执拗。村里的首富欠村民钱但却患上疾病,只有马有铁的熊猫血可以治,他在村民的逼迫下去献血,不提给自己回报却要求对方早点还村民钱,甚至连首富儿子随便给的衣服也要从年末的收成里扣等同的粮食还回去,他说“一码归一码”;去水塘提水,要把水里的蝌蚪挑出来放归自然;两次房子被拆迁,都把房子上的燕子窝救下放在新房子下。而其他的村民呢?时常说他和贵英晦气;让他无偿拉货还要埋怨慢;逼迫他献血;接受他的救命血却从来不给报酬,甚至在贵英说血已经抽满时,也无人聆听,依旧在抽。
马有铁的善良是不该存在的善良,村民的恶毒却是可以预见的恶毒。但这样的善恶对比下,好似因为马有铁和贵英的贫困,他们却成了最不能发声或者发声也无人在乎的一方,这甚至让他们的善良在对比中,显出一些愚蠢。新京报的影评中说,“在斯皮瓦克的庶民研究中,关键点原本就不在于庶民是否能够发声,而是这声音是否为主流/精英/中心所聆听。”在村中,低等的农民马有铁和贵英说话无人聆听。
在城中,记者跟随马有铁夫妇拍摄,本意是让他们夸赞政府给的购房政策好,但当马有铁回答家中的驴、猪和鸡无法安置时,他们露出尴尬的笑容,马有铁和贵英的话同样无人聆听。他们的声音遭受漠视和屏蔽,但声音永远存在——无论如何营造真空使声音无法传播。因此,叙述“声音存在”的电影是可贵的,需要人们的关注和支持。
女人
正因为这部电影的真实,即使大家都在夸赞马有铁爱老婆和两人之间的可贵爱情,我依旧感觉到愤怒和痛心。因为身体的疾病,贵英从小便被哥嫂虐待,给村里疯子一个馍馍就要被毒打一顿;常年居住在屋后的棚子中,无论刮风下雨,以至于后来生活稍好些她发烧了,流露出的情感竟是对自己的痛恨——明明以前那么苦都不会得病,怎么日子好了反倒矫情了;
无法生育,所以赶紧卖掉嫁给单身老汉也算是般配;小便失禁,相亲时要被哥嫂赶着尿尿,裤子湿了被同村人骂倒霉货,当着面议论;腿使不上劲无法给马有铁叉送麦穗,几次摔倒,被马有铁骂浪费麦穗是个闲货不如养一头驴,还被推倒在地……所以当后来她住进新房中,才会感叹自己也会有这么幸运的一天,能拥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炕。
我几次因为不敢面对她的苦而想掩面捂耳,好像不看这样的苦就不存在。但我知道,即使是现在,无数的曹贵英都在这样活着,言语的欺辱、肢体的推打、尊严的践踏,针对女性的压迫从没有停止,这世界是个大丛林,农村只是千万小丛林中的一个,如果说欺弱欺贫是丛林法则,那欺女无疑是法则中稳固生态的顶梁柱,毕竟人总要在压迫中感受自己的高贵,不是吗。
麦子和驴
电影中,不断被拆迁的房子像贵英和马有铁的一生——颠沛流离,房屋下的燕子筑窝但又随着房屋推倒而落地,不正是夫妇俩寄人篱下的写照,而马有铁将燕子窝两次捡回,恰似他在苦难中挣扎向上。
他们是麦子。“被风刮来刮去,麦子能说个啥?被飞过的麻雀啄食,麦子能说个啥?被自家驴啃了,麦子能说个啥?被夏天的镰刀割去,麦子能说个啥?被当做种子又能说个啥?”有趣的是,这句话是村中一个疯子说的,这疯子被小孩打骂,无吃无喝游荡在村中,他也是麦子,所有人都是麦子,被压榨、被抽打、被利用、被当成种子、被抛弃,能说个啥?能停下吗?能死去吗?能解脱吗?
麦子种在地里就哪儿都去不成了,风吹日晒的,生生死死的,只能在地里干挨着,人虽长了脚,但和麦子又有多大区别,生生世世长在土里干挨着罢了。就像马有铁说:“麦子被铲坏了就扔了吧,就当做其他麦子的养分吧。麦子和人一样,都是各有天命,有的麦子就是长成的,可是长成有啥呢?到了收获的季节,都要被镰刀割了去。”他们的话就像土一样,大喇喇躺在地上,毫无修饰,但你知道,土就是土,土是干净的、毫无保留、真实的。
他们是驴。影片中最开始,马有铁就极心疼驴。哥哥打驴,他去安抚;宁愿自己走路,也不坐在驴车上,怕压坏。那驴也勤勤恳恳,吃了草就卖十分的力,背上的麦子再重也往前走。到最后,马有铁寻死前放驴自由,但驴却不走,频频回头,马有铁骂道,“叫你走你都不会走,叫人使唤大半辈子还没使唤够吗”,仿佛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电影的节奏很慢,种地只谈种地,播种、发芽、除草、收割、脱粒、磨麦、装仓。盖房只谈盖房,挖图、和泥、脱土坯、层层垒造、盖顶。劳动在这里没有美化、不是幸福、不是光荣,是辛苦、劳累和无休止。你经常在想,快好了吧?能过得稍微幸福了吧?然而命运总是出人意料又情理之中,生命的突然夭折就像被大雨拍打的土砖,还未成型就要化成泥水融进土中。也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终点。
这是网友的评论,也有人说剧中人物两人并不是爱情,更是一种相互依靠的亲情。
可能正是这样简单的电影却诉说着人的一生,可能很多网友在看完电影之后会觉得很压抑,但是小编觉得导演并不是在向我们传递苦难,是在诉说着农村底层人生苦难的一生,更多的是要向我们传递的普通人的爱,剧中人物在共同建设“家”的过程当中相互关心,相互扶持,相互依靠,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也是让观众所羡慕和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