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以女性角度创作的题材、为女性发声的电影《我的姐姐》在上映以来引发了许多的话题与讨论。张子枫携手童星金遥源上演一场二胎家庭的亲情困境,这对相差12岁的姐弟在父母去世后,该如何面对“长姐如母”?姐姐是否有义务抚养弟弟,还是抛下弟弟选择追寻自己的梦想。电影的结局是什么,我们一起去看看。
影片的主角安然是一个从小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再生一个儿子。直到安然长大成年,她的父母最终还是生下了二胎弟弟安子恒。但是意外发生了,父母双双意外车祸身亡,留下了刚参加工作的安然与正在上幼儿园的弟弟。安然认为自己还要去北京求学,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希望将弟弟送给新的家庭,然而这一举动受到了所有亲戚的各种指责,大家认为作为姐姐有义务承担起抚养弟弟的责任。
安然恋爱对象的家里并不知道她有个弟弟,若是带着弟弟结婚,那么她的人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况且,因为弟弟的出生,安然与父母关系恶化,她与这个弟弟相处甚少,没有感情基础。在父母重男轻女对自己造成了伤害的前提下,作为姐姐的安然有抚养弟弟的义务吗?除此之外,父母双亡,事已至此,安然最终如何做出选择?如果是你,你又会做何选择?在决定为弟弟找到合适的领养家庭之前,安然临时带着弟弟。在这过程中,有烦恼、有无奈和气愤,但也多了无法割舍的亲情。
对于电影中的结局,大家都非常好奇。而编剧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也是这部电影留给社会的思考。影片的最后,姐姐安然在出发去北京之前,找的那户领养家庭希望她签一份关于将来不许再见弟弟的协议,姐姐犹豫了一会,丢下了笔。紧接着,镜头切换到姐姐带着弟弟踢足球,从一个别墅外一直踢到了市区再到一个足球场,最后安然抱着弟弟大哭,电影就结束了,这样开放式的结局被许多网友吐槽“虎头蛇尾”。
在了解安然的悲惨境遇时,很多人心底里都在期待着安然能够大胆突破重围,勇敢甩掉姐姐这个身份,去北京考研,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但是电影没有清晰地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留给观众。其实,对于姐姐这个角色,无论做哪种选择,我们都应该尊重,而不能道德绑架。我们可以看到整部影片始终贯穿这亲情与责任,影片的结尾也朝着治愈与和解的走向发展。
虽然观众对这样模棱两可的结局不太认可,觉得它并不美好,依旧会引发大家对于女性地位与价值的探讨。但是编剧游晓颖在接受采访时说,开放式的结局是希望更多人看到姐姐所遭遇的这一切,电影并非是要指导大家的生活,更不是要强行圆满。而最终姐姐的选择是什么,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自然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每个人的经历与价值观,都会随着你对剧情的感知最终决定你对结局的不同看法,这也是电影开放式结局的一种魅力所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姐姐”在原生家庭中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从小就不断受到“弟弟比你小,做姐姐的要让着他”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但是,姐姐也属于独立的个体,他们也需要拥有自己的选择权,希望这个社会能够给予姐姐更多的宽容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