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观后感 电影结局令人意难平

4月2日上映的电影《我的姐姐》,以不可阻挡的黑马姿态,在4天时间里拿下4亿多的票房,而作为主演的张子枫,也在首次做主角挑大梁的电影里,用演技征服了观众。因为故事本身涉及到亲情,所以很容易产生共鸣,而那种“重男轻女”的敏感社会话题,更加能够引发情感之外的诸多思考。无论是饰演安然的张子枫,还是饰演舅舅的肖央

4月2日上映的电影《我的姐姐》,以不可阻挡的黑马姿态,在4天时间里拿下4亿多的票房,而作为主演的张子枫,也在首次做主角挑大梁的电影里,用演技征服了观众。

因为故事本身涉及到亲情,所以很容易产生共鸣,而那种“重男轻女”的敏感社会话题,更加能够引发情感之外的诸多思考。

无论是饰演安然的张子枫,还是饰演舅舅的肖央,或者饰演姑妈的朱媛媛,演技上绝对是满分的。

那种压抑着的情绪游走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无处发泄也就无法爆发,每个人都在承受着,最终又都各安天命,这对于演技上的要求很大,但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对于自己角色的塑造。

尤其是张子枫饰演的姐姐,从8岁在《唐山大地震》中饰演小时候的方登,17岁和彭昱畅在《快把我哥带走》中饰演兄妹,到如今19岁时首次在《我的姐姐》里担任主角,一步一个脚印的磨炼演技,不依靠八卦话题博取流量,现在张子枫的演技,几乎可以秒杀一众所谓的当红明星。

只是,这部电影的故事有些鸡肋,尤其是结尾,居然落入了俗套。

父母意外出车祸,安然就这么多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弟弟,本来想要拼命考取北京研究生,从而离开这个家庭,但多出来的这个弟弟成为了她生活的负担,学区房是在她的名下,但抚养弟弟的责任有伦理道德压着。

弟弟和姐姐本来属于亲情范畴,可因为安然父母从小重男轻女的做法,甚至为了能够在计划生育严格的年代再生一个男孩,不惜将安然说成了瘸子。而他们家的合影里,几乎没有安然和父母的合照,安然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

重男轻女一直都是当下社会存在的暗疮,即便天天喊着人人平等,可还是有很多人陷入到了重男轻女的怪圈。即便深受其害的女人,也会重复着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安然养不养弟弟,看似是一个家庭问题,却已经无限放大成社会问题。

窒息,压抑,像是暴雨将来的闷热天气,这是整部电影的氛围。

我们可以从这部电影中看到女人的悲哀,这种悲哀不仅仅只是属于安然一个人的。

比如安然的姑妈,本来已经去了俄罗斯学习,可为了给弟弟家看孩子,被迫折返回来;为了能够让弟弟上个中专,牺牲掉自己上学的机会;小时候自己热得不行,而父母却偷偷给弟弟吃西瓜,还生怕被她发现。

姑妈自己已经遭遇过重男轻女思想的迫害,可她刚开始,却用自己这么多年的忍耐为例子,想让安然学会妥协。

再比如,安然当护士时看到的一个母亲,她已经生了两个女儿,可却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生一个男孩。

安然以为是男人的决定,可她最后听到的却是女人的坚持,于是,她哭喊出了那句所有被重男轻女压迫过的女人的心声——“儿子就这么好吗?”

弟弟没有错,我也同情这个弟弟,他失去母亲确实可怜,每次他流着眼泪哭着不让姐姐抛弃他时,我很心疼,甚至也会落泪,姐姐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依靠。

可是,这个被重男轻女家庭压榨了这么久的姐姐,又有谁心疼呢?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里,总在强调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可久而久之,这种慢慢被扭曲甚至异化的观念,开始有了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味道。不被父母偏爱的女儿,却不得不为父母的重男轻女去还债,如果不去无私奉献或是付出,就会别指责不孝。

安然从高中开始就自己挣学费,而父母也把她寄养在姑妈家,为的就是给弟弟腾地方,甚至那套学区房都打算放在弟弟的名下,若不是父母不幸车祸去世,那安然估计以后估计除了血缘关系,也就和这个家没有任何关系了。

我们的父母辈,比如安然的父母和姑妈,总是将牺牲自我来当做遵旨,即便这种牺牲根本换不回任何的怜悯,但是他们还是一厢情愿地想要把这种遵旨传递给下一代,于是,安然和弟弟的关系是那么纠结和拧巴。

很多人被这部电影感动哭了,当然,我也是这很多人中的其中一个,只是,我并不喜欢这部电影的结尾,即便它给出的是开放式的结尾,但我依稀感觉到了导演对于生活的某种妥协。

用亲情作为道德绑架,然后在所有感情支离破碎的同时,用回归家庭强行将所谓的伦理价值观灌输着。“姐姐,我们去哪里呢?”这是弟弟对安然的疑问,却也是这部电影无法跳出的困局。

安然是把弟弟从收养家庭里拉了出来,然后呢?用温情是无法化解家庭乃至社会矛盾的,《我的姐姐》最终又跳回到了熟悉的套路上,终究让姐姐替重男轻女的父母还债了。

可惜了这么一个好故事,姐姐一开始的独立和尊严,最后被弄得支离破碎,然后抱着弟弟痛哭流涕,这部电影终究走了国产片的老路子。

关于作者: dition

更懂你的麻辣娱评,超新鲜头条娱乐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