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开心!小编这两天挖到一部华语神剧,我太开心了!
而且它还是我最喜欢的魔幻主义,看完第四集,我直接5星。
《天桥上的魔术师》
这部剧实在太符合我的审美了,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高审美大投资好作品。
仅仅是关于制作,今天就能单独介绍一篇!
剧集围绕上个世纪台北中华商场。
中华商场曾经是亚洲最大的商场!
1960年建造,1992被拆除。
从此,台北失去了一座地标型建筑,也失去了很多人宝贵的记忆。
台湾作家吴明益,是首位入围布克奖的台湾作家,而今天这部剧,就改编自他的小说集《天桥上的魔术师》。
魔幻现实主义!
最厉害的魔术,就是把已经消失的东西,再变回来。
这部剧就像一个魔术,花了8000万台币,占地2公顷,一砖一瓦的还原了八十年代的中华商场,以及里面的50多家商铺!
简单来说,这部剧是动真格的要拍一部好剧了。
片场制成之后,很多台北居民假装群演,混进片场,就是为了找回自己已经消失的记忆。
这部剧由台湾公视年度大作,代表作还有《一把青》《我们与恶的距离》
而导演杨雅喆,代表作《血观音》金马奖最佳影片。
这投资,这制作,这阵容,想不好看都难。
这部剧是真的拍出了质感,和《隐秘的角落》那种质感不相上下,区别就在于主题和内容不同,但都能带你走进剧中的世界,而且亦梦亦幻,无比真实。
三个小演员的表演也特别好,自然不做作,非常有感觉。
有一个情节,三个小朋友为了打游戏机,决定做苦肉计,
在自己的小鸡鸡上滴风油精,就为了多玩会游戏机。
鸡鸡不如机机好玩的童真。
天,一下把我拉回童年,我真的好爱玩游戏机。
这样的童年乐趣不知道都去了哪里。
顺便说下,我小时候也往小鸡鸡上滴过风油精,只是想试验一下什么感觉。
还有一次蚊子咬我的蛋,痒的我记忆深刻,后来实在忍不住涂了风油精,又辣的我痛不欲生。
咳咳。
总而言之,太真实了。看这部剧就感觉时光穿梭。
时代质感只是好剧的基础,它的魅力还不止于此。魔幻现实主义氛围上线,才是它的魅力所在。
三个小朋友在闹市遇到一位魔术师,留着长头发,和我现在差不多长。
衣着邋遢,冷言寡语,不讨人喜欢,淦,靠北哦,怎么和我这么像。
这魔术师业务非常精湛,可以不断变出钱,有会跳舞的小人,
小朋友甚至还看见他变成一只斑马。
神奇的魔术师总是神神秘秘的说一些传说,小朋友也不知道他看见的那些奇奇怪怪得东西,是真是假。
但不得不说,我一直不太喜欢台湾本土的鬼怪奇情元素,但 这一部作品真的不一样,这些鬼怪奇情迷信和魔幻现实主义结合起来,那么的丝滑,简直绝配。
其实魔术师是真是假,有什么秘密,不重要。
观众都知道他只是一个引子,贯穿这部作品,来看到街坊的世界。
就好像一个媒介,穿梭在闹市的街道,探寻出人心中最隐晦的秘密。
看这部剧,我心里闪过马尔克斯,奈保尔《米格尔街》,米尔《百货商场》
全是文学,全是内涵,全是我梦中的场景。
其实我一直觉得现在的电影艺术还没有得到最大的开发,如果我来做导演,我只要做最伟大的艺术品。有那么多真实又伟大的文学作品作为营养,影视化应该找到平衡的路,帮助这些直击人心角落的作品传播的更广。
正如这部《天桥上的魔术师》,表面上是一集一个孩子眼中的奇幻故事。
实际上,是一个时代里众生的回忆。
这些回忆聚集在一起,由小说家编织出来,就好像是把已经消失的昨日重现在你眼前。
而它的内容,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每一集都有那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
孩子梦游遇到特工,比遇到鬼更可怕。
相机比手枪威力更大。
一把钥匙要找到合适的锁头。
被杀头的是金圣叹不是笑笑生。
那是上个世纪的台湾,曾经一度经济发达,台湾从殖民地,到国民党专制,到半资本主义,到经济腾飞,短短几十年经过沧桑巨变,风云莫测。
而台湾的文学,也多是反政府,现实主义,抒写台湾底层人民生活为主。
现代欲望和原声住民的碰撞,资本主义金钱观和人民朴素的意识形态和生活,以及反体制反压迫等等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
在这部剧中,都以最真实,最生活化的风格展现出来,结合青少年视角,结合魔幻主义,结合现实主义,充分满足了我对艺术审美的期待。
从这些微观的,小市民的,半真半假的神奇故事里,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也看到了台北的那个年月,看到了时代的变迁,看到了社会的发展,
同时我也看到了人性深处那些模糊的幻象,看到了魔术以及人们对魔术永远的期待,看到了飘在闹市之中的烟火里,有一缕淡淡的忧愁在蔓延。
我非常希望这部剧能火,它真正的做到了雅俗共赏,内涵深刻,
诚心推荐大家都看看这部好剧,不是每天都有的。
尤其是第四集就像一部电影,我真的很想单独解读,或是改编成小说。
突然想起来,它原本不就是小说改编的?
总之我已经要买来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