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北京电影节上,有一部德国电影《波斯语课》备受影迷关注,有幸买到票的影迷纷纷表示太值了:讲述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电影很多,但这部电影以一个悬疑故事开头,引入一场生死与理想的博弈,看的人惊心动魄。目前本片豆瓣8.5分,评论区求资源的声音络绎不绝,前一阵网上有了片源,但由于片中出现了不同的小语种语言,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现编波斯语、聋哑人的没有言语,字幕制作难度极高,我今天才有幸看到本片。
第10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天坛奖(提名) 瓦迪姆·佩尔曼“二战期间,一个犹太人在集中营谎称自己是波斯人保命,被一位德国军官看中要求教自己波斯语。对波斯语完全不懂的他只能凭空编出一门语言,他开始用集中营中关押的犹太人的名字作为词根,编造出上千个“波斯语”单词,军官在残暴的环境中对他竟有了依赖,并开始袒护他,不料集中营中来了一个真正的波斯人……” 讲述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电影很多,但这部电影以一个悬疑故事开头,引入一场生死与理想的博弈,看的人惊心动魄。最后纳粹军官在飞机场被捕,逃离的雷扎在联盟军帐篷里背诵受害者的名字,这一段交叉蒙太奇太猛了,让人泫然泪下。艾丁格饰演的军官演技炸裂,最后那段呜咽的对白——我要去找哥哥,我要去德兰黑开餐厅——太让人绝望了,本以为通过学习波斯语能开启另外一种生活,却在最后一刻梦想破灭,本想从战争的风暴中全身而退,却被一个谎言杀的体无完肤。
是不是觉得已经猜到走向了?我当时也是,但是结尾直接破除了《辛德勒的名单》以来欧美二战主题电影固有的窠臼和框架,将整部电影拉上一个层级。看完才终于明白评论里为什么会有“悬疑爱好者必看”。如果说别的悬疑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部电影的结尾就是“意料之中但是卧槽卧槽卧槽卧槽”,温情又冷峭,心里惊涛骇浪眼中热泪盈眶。
男主角从不逃进教堂象征永不宽恕,纳粹军官与犹太难民(即使曾有自以为的短暂和平与友谊)依然永不和解。甚至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一部分内核正是讥讽它之前同一类型电影中屡被使用的叙事架构,男主角以难民的名字虚构“波斯语”单词也别具叙事学深意。这一切在电影结尾激烈收束碰撞,在纳粹军官念一遍“波斯语”就是一座死难者的墓碑这种煽情说法之外还有一层我自以为的隐喻:被记录进语言的才会流传下去。
雷扎用集中营受害者的名字发明了一种语言,本是用来自救的,最后却成为了那些悄无声息被杀害的犹太人存在过的证据。本是自救,却变成了民族危亡的救赎。
电影画面太绝了,空无一人的集中营宿舍,冷色调的采矿场,裸体的死人在雪天被运往墓地,猝不及防的扫射和杀戮,再一次掀起战争的残酷。本以为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的画面已经够让人绝望恐惧了,这部电影丝毫不逊色。其中,有一个画面很震撼我,雷扎在厨房刮鱼鳞,镜头渲染开来,慢慢呈现出采石场的人在无力劳作,无论是纳粹还是犹太人,他们在这一刻都在被战争毁灭,都在奔赴无意义的死亡。
作为一部文艺偏商业的通俗电影,本片的色彩时刻辅助着故事的发展。例如:本片的整体调色色调偏冷,这是为了突出室外景象的残酷,而在室内景无论是台灯灯光还是沙发椅子床铺等软装颜色,都用了暖色系,因为室内更多的是温馨。纳粹军官的服装都是清一色的灰,主角的服装则是用了黄棕色,以此来衬托主角。摄影上经常喜欢用长镜头来使观众以一个冷静的视角旁观屠杀,逆光拍摄人物体现出了纳粹的压抑感,时不时出现的大逆光象征着生的希望。
《波斯语课》是一部好电影,看完万分感慨:人性光辉在在战争和悲剧中被熄灭,尤其具有毁灭性那种毫无希望的毁灭,就如《朗读者》中的集中营看守员汉娜,就如《钢琴师》中的犹太钢琴师,就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就如《辛德勒名单》中的红衣小女孩……战争和独裁者的仇恨会把世界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