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开播至今,一年一季从未断更。
打破了爆款网综不过五季的魔咒,成为最长寿的网综。
它就是——
《奇葩说》第七季
星级指数:★★☆☆☆
一句话点评:当段子大过观点,当情绪大过逻辑,节目迷失内核
加上前传的千人奇葩捞,奇葩说目前播出了3期。
综合前几季,此季豆瓣开局评分仅7.4,与口碑最差的第五季持平。
选手质量堪忧,话题老生常谈
以往《奇葩说》的海选是最值得期待的环节,总是会有天然性的奇葩脱颖而出,例如肖晓、马薇薇…
就晋级选手的整体质量而言,不尽如意。支持率较高的选手,阐述的多是网络平台上常见的观点和话题。
海选第一期,节目具体展示女选手的导师面试环节。
分别是娱乐圈的“地板砖”李佳洁,沉浸式戏剧演员康菁菁,东北英语姐,前高考状元、现北大新生刘纯懿,以及拿到全球哲学专业顶级offer的前富二代陈小雨。
她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阶段的女性。
“地板砖”是华策娱乐旗下艺人,和虞书欣同届练习生出道的李佳洁。“偶像是商品不是个人”是她的观点,谈不上多深刻。
想成为第二个金靖的康菁菁和杨幂探讨“手撕绿茶”,梗老。
而且是典型的雌竞思维,女性内斗去讨好女性。果不其然,“杨幂手撕绿茶”上了微博热搜。
接下来是东北英语姐,离开了铁饭碗的公务员职位,在台上诉说与声讨职场对中年女性的不公,有些老生常谈。
前高考状元、现北大新生刘纯懿,从来没有经过挫折的女生,想要到《奇葩说》的舞台体验输的感觉。
谈了近期热门的“内卷”话题,没讲清楚,倒像是从哪东拼西凑来的观点。最后都被导师怼了一通,没有晋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前任富二代陈小雨。她有着前面选手没有的自信与坦然。
家庭在年初破产,她大方承认没有去匹兹堡大学,而是选择给了奖学金的学校。
在普遍的学业压力下,她联系NGO为贫困学生做公益。她虽然没有什么观点,但用实际行动赢得导师们的“喜番”。
还有脱口秀演员小鹿谈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标尺太多,脱口秀红人程璐调侃独立男性,臧洪生吐槽经历太多网暴……
此次海选,晋级了许多段子手和脱口秀演员,他们多是把自己的经历和某个热点议题扯上关系,再阐述一些再普通不过的道理。
可惜的是,值得深挖的议题倒没有深挖下去,例如选手许吉如。
顶着“清华大学法学院毕业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光环的她,在第六季赛场上意气风发,自信满满。
可没想到惨遭滑铁卢,被各路奇葩拍下,被观众不断质疑。
重回第七季,曾找过马东谈话的她表示表达的欲望压过了恐惧,想在跌倒的地方翻身。
她还是准备了去年过不去的那个辩题。但是状态已然是另外一种风格,站姿随意,目光闪躲,意志消沉。
她的状态是真的来节目组疗伤的,她想要的别人夸赞、表扬、羡慕的眼光,畏惧的也是别人怀疑、否定、指责的眼光。
这样的个体困境,其实每个人或许都存在过。
害怕别人的凝视,在乎别人的看法,但又期待别人的肯定。
她试图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可实际真的不会永远爬不起来吗?
她个人的选择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辩题受限,新奇葩表现亮眼
节目像是失去了早期《奇葩说》智慧上的灵气。2014年播出时,“女权”概念还未兴起,辩题就十分具有先锋性和前瞻性。
“我不生孩子有错吗”“该不该向父母出柜”“好朋友可不可以约”“漂亮女人该拼事业是还是男人”等等辩题,将处于灰色地带的敏感话题,人们心中或许有过却难以启齿的想法,挑战所谓伦理和道德的事情明面地搬向了舞台,供大众去讨论、去进行思想碰撞。
这是对往常观念束缚的摆脱,是人性的解放。
第一季《奇葩说》不缺娱乐,更不少正确的价值。它虽然采取双方对立辩论、判决胜负的形式,但是无形中告诉了观众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无关对错。
我们需要以宽容与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负责的态度来面对社会上每一种可能性。
这是第一季《奇葩说》承担着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可惜有关这些话题的期数惨遭下线。
看第七季的辩题,“在厕所隔间听到同事说我坏话,要不要大方走出来?”“男孩子想穿裙子去幼儿园,爸妈该不该阻止他?” “要不要把前任当人脉”等等,涵盖了职场、情感、亲子…
背后的价值立意中规中矩,不痛不痒。
实际上,节目的困境与当前舆论场的困境如出一辙。
网生一代们的起点阈值一代比一代更高,而且先锋性的话题早在社交平台上率先讨论,大胆的又受到政策限制,《奇葩说》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走向娱乐化是无奈之举,但年轻人不一定买账。
好在,新人表现亮眼。
立志要实现格子衫自由的程序员子寅和上一季人气选手小黑开辩第一道辩题,“在厕所隔间听到同事说我坏话,要不要大方走出来?”子寅认为要大方走出来,逻辑清晰,逐个击破小黑的论点。
两位00后新奇葩的表现也异常出彩,18岁TK对上19岁袁奇奇。“男孩子想穿裙子去幼儿园,爸妈该不该阻止他?”
TK认为应该阻止,他的论点与结辩掷地有声:父母可以帮孩子预估风险和承担后果,规避了伤害后,才会让他们更爱这个世界。
而袁奇奇则认为不该阻止,身穿奇装异服的他对辩题里的男孩感同身受,表明不该从小形成性别刻板印象。
并用冯骥才先生的话作为结辩:“风可以吹起一张大白纸,但是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新奇葩们思想够成熟,表现难能可贵。
老奇葩神仙打架,“孩子的作业太多总是写到半夜,我该不该找老师理论” 陈铭是正方,颜如晶是反方。
陈铭站在父母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理论。理由有三:
一是孩子写作业慢,要找老师问问原因,到底为啥写得慢。
二是写作业太晚,会影响生长发育。
三是延伸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一个人如果老在困的时候学习,未来一学习就会困。
颜如晶从孩子出发,认为不该找老师理论。理由有三:
一是无法是什么原因,去理论容易被打脸。
二是找老师理论少布置作业,全班孩子都得根据你的程度来。
三是孩子愿意写到半夜,是在试图解决问题,父母不要横加干涉。
光在立论上,陈铭的观点就是完胜,逻辑分明,论据翔实。
之后的开杠环节,如晶的观点被陈铭击破,但陈铭差在默认了“要发育就得放弃学习成绩”这一点,错失反击颜如晶的机会。
而如晶翻来覆去的就是“孩子自己的选择,父母不要干涉”。
想问,哪个孩子会愿意写到半夜呢?还不是隔天要被老师批评或惩罚?孩子热爱学习和不合理的作业量完全是两码事。
当社会规则不合理时,的确可能需要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但并代表连质疑和反抗的过程都没有。
或许现场的观众大多是年轻人,如晶自然地带入孩子视角。
引发了他们联想到曾经的自己熬夜写作业是多么励志上进,不由得被“感动哭了”。
结果就是疯狂地跑票,陈铭输给了如晶。
面对此结果,网友为陈铭打抱不平,直呼节目有黑幕,认为原因是颜如晶是米未签约艺人,陈铭不是,节目强捧的吃相难看。
以辩论的结果来看,这是典型的情绪战胜逻辑,更不被网友信服。
如果后续再发生这样的情况,恐怕会令观众失望。
更具看点的导师阵营
导师阵营除了马东、蔡康永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学教授薛兆丰回归外,此季新加盟话题女王杨幂和哲学教授刘擎。
杨幂的定位是“杨怼怼”“直言不讳、人狠话不少、人间小通透”。
前传过后,有关杨幂的几个长句频频登上热搜。“杨幂 骂你的人都是草船借箭”“杨幂 清醒的人都是努力活着的人”“杨幂 极度的坦诚就是无坚不摧”……凭借自己的“双商”不断输出金句。
坦白讲,这些金句略带鸡汤味儿。
但有她在,节目的话题和热度自然不低。
最新一期,经济学教授薛兆丰和哲学系教授刘擎下场开杠辩论。
双方互换立场,对“有关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谁更容易找对象?”展开。
薛兆丰炮火猛烈,开启怼人模式。刘擎教授风度翩翩,不甘示弱。
教授相爱相杀的辩论场面,为节目实实在在贡献了看点。
杨幂表示爱了爱了,必须粉风流“cp”。希望教授接下来能兼顾人文性和娱乐性,为网友带来价值观点的启迪。
如今《奇葩说》已走过六季,第七季以马东的话来说,要落实到平民身上。
无论是节目的视觉设计、选手风格、辩题等方面来看,都着力达到“多样性”,不再“精英化”。
对于新粉丝来说,会觉得选手很逗,女神很美,导师很厉害。
但对于老粉丝,当段子大过观点,当情绪战胜逻辑,节目显得变味了。
娱乐之外,缺失启发的意义。
蔡康永曾说,《奇葩说》的意义不是去陈述已知的价值,而是创造新的价值。
依目前内容来看,并不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