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Queen’s Gambit 中文译名《后翼弃兵》,最近一段时间是一部大热门的美剧,之前译作《女王的棋局》被大部分人吐槽,本人不懂国际象棋,但据说《后翼弃兵》这个译法一语双关和剧情结合比较紧密,这里不再赘述。这部剧成功引起了各方的注意,时尚界各路神通都在研究女主的服装,恋爱中女孩们在研究怎样做自己,国际象棋迷在研究剧中展现出来的棋局……
人们都说这是一部爽剧,女主天赋禀异,一路打怪,从未受制于男朋友,更没有恋爱脑葬送自己的前程,她一直在认真地搞事业,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虽然经历了母亲离开,在孤儿院长大,但这些并未影响到她开挂的人生。谁不想成为天才,人生一路开挂呢,正如好友Jolene开玩笑式的吐槽:What I want is what you got. You’ve been the best at what you do for so long, you don’t even know what it’s like for the rest of us.(我想拥有像你一样的人生,你在国际象棋界一直都是最棒的,你根本理解不了我们这种人生活的苦处。)女主确实拿着一手烂牌,但却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爽确实是爽,但这部剧真正打动我的不是女主带来的这份“大爽”,而是各个小角色带来的一份份“小暖”。
这第一份暖当之无愧来自Mr. Shaibel,至于为什么不是父母,这个显而易见,整个剧给父母的镜头屈指可数,残缺不全,我们只能大概估计母亲和父亲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母亲开头不愿意放弃Beth,后来愿意放弃但父亲那边却又无法接受,最终母亲选择离开,任由Beth自己生活下去。她母亲自己的生活可能就一团糟,无暇顾及小Beth的情感,所以亲情间的暖暂时无法get到。我们回到孤儿院的地下室,这天提前做完试卷被派去清理黑板擦的小Beth看到Mr. Shaibel一个人在下棋,好奇心驱使她请求Mr. Shaibel教她下棋,Mr. Shaibel一开始是拒绝的,原因是不和陌生人下棋,女孩子不应该下棋,但当Beth奇迹般地说出一些规则后,Mr. Shaibel非常震惊,他动摇了,心软了,答应和Beth下棋,结成师徒。这两个人都不是擅长表达感情的人,在一起的时间基本都是在下棋,没有交心地聊天,镜头中除了Beth离开孤儿院时,Mr. Shaibel在后面流露出不舍得神情外,其他时候似乎不涉及任何感情。但其实Mr. Shaibel一直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教导和关心着Beth。
Beth要强,不肯认输,Mr. Shaibel告诉他输了就是输了,要认输,这一幕和巴黎那场比赛相对应,她心怀不甘,流着泪认输了,这是Mr. Shaibel教她的,不要为了面子强撑,在飞机上剧情里有她和Benny通话的内容,她说:I could have been stone-cold sober, it wouldn’t have made the slightest difference.(就算我滴酒未沾,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Beth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虽然后续她低迷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这一刻她接受了自己的失败。整个剧唯一一处让我泪奔的镜头,就是Beth回到孤儿院看到Mr. Shaibel做的剪报墙,他不只在Beth艰难的时候借给她5块钱,他一直在她的身后,只是她从未觉察,更是从未想到自己在Mr. Shaibel心中的地位竟如此重要。这份默默付出的暖是Beth回归并一举取胜的重要转折点。最后快要获胜时,她嘱咐记者一定要把她九岁时和Mr. Shaibel在地下室学棋的事情刊登出来,“William Shaibel was a fine player. He spent a lot of time at it, and he was quite good.” (威廉·夏贝是一个很棒的棋手,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刻苦钻研,非常厉害。)
第二份暖来自养母,养母Alma本身就是个悲情人物,正如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女性一样,她只能呆在家里相夫教子,丈夫从未真正欣赏过她,收养Beth也仅仅是为了自己脱身。当Beth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她并没有做好当一个妈妈的准备, Beth只是她讨好丈夫的工具。要不是丈夫提醒,她都不会发现自己竟然没有给Beth买过新衣服。Alam婚姻生活不顺,整日借酒浇愁,在我们看来,她并未给Beth那种细致入微的爱护,不会给她买漂亮衣服,不会关心她的小情绪,不会纵容她,但却也告诫她要独立自主,学会理智花钱。两个人属于相依为命的那种母女情,没有煽情的情节,仔细品来却非常感人。首先丈夫出走后,她从未想过把Beth送回孤儿院。后来发现下象棋可以赚钱,更是把培养Beth当作自己的事业,一步一步地帮助Beth走向成功。
这时候我们会注意到Alam会担心Beth社交圈子,担心她一个人在外面过夜,会帮她找借口请假,也会让她偷偷尝自己的鸡尾酒。这时她离我们心目中的母亲形象越来越近了。后来有一个情节就是Beth赢得比赛Alam提出经纪费时,她当时是非常局促不安的,所以当Beth提议一个更高的比例时,她异常惊喜。Alam从未把Beth的收入当作自己的收入,从未强迫她做过任何事情,这点上比我们很多妈妈要强,正是这样,给Beth在象棋方面的成长提供了绝佳的土壤。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亲生母亲出车祸时,年幼的Beth并未落泪,但养母去世后,在飞机上的她哭了。剧中有一个镜头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她穿着养母的睡衣躺在床上,暗示出她对养母的思念之情。后来养父找她时,她控诉养父在养母身前没有真正地欣赏她爱她,可见她俩之间的感情,到最后已经是异常深厚了。甚至最后她高价买下养父母的房子,也是因为那里面和很多她和养母的回忆。
第三份暖来自我们的Jolene,第一次出场,就是问题少年,当时很害怕剧情走向孤儿院凌霸,怪我想多了。Jolene是个真性情的人,因为自己年纪大又是黑人,没有获得被领养的机会,她愤愤不平,处处和老师作对,有点儿刺头的感觉。正是由于这种不甘,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准律师。在Beth最艰难的时候帮她找回信念。
同时在Beth拒绝了教会的资助,前往苏联比赛缺钱的关键时刻,Jolene把自己积攒多年的学费拿了出来,她心里清楚地知道一旦Beth输了,还钱就泡汤了,但她仍然义无反顾地支持Beth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老朋友会嫉妒,把Beth的《现代象棋开局》偷偷藏了十来年,但也会默默地支持,攒钱买《象棋天下》关注Beth的一举一动,更会在Beth沉沦时,告诉她在这个世界上关心她的人很多,不要放弃自己。这样真实不做作的友谊,给我来一打。
这最后一份暖当然就来自诸位男友了。Townes赶到现场支持Beth。剧中的名场面要数在苏联那场比赛中那通电话连线了。Harry、Benny等好友们齐聚一堂,为Beth出谋划策。最终助力Beth成功登顶。没有狗血的三角恋,也没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恨和遗憾,大家可以抛开私人情感,真诚地因为喜欢象棋而走到一起,大度地支持这个有梦想有胆识的女孩儿,这才是前男友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