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新电影«一秒钟»上映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前一周因事耽误了没有及时观影,本周我们常去的电影院水街东坡电影院原本已经将这部电影下架了,我虽不报希望仍积极恳求电影院工作人员林哥,希望周六下午再安排一次,万万没有想到,林哥和领导协商后居然答应了!
于是周六下午我和家姐带着老母亲高高兴兴地来到电影院看电影《一秒钟》。
张艺谋很擅长拍此类电影,像«归来»等有强烈的历史印迹。尽管电影没有任何交待,时间地点主角名字统统没有,但是你还是一眼就看出就是那个特殊年代。也由于这段特殊历史使得电影一度拖延上映、被删除和增加,使得电影有些情节突兀。我们看到的是删除了张译饰演的逃犯的女儿在拍完新闻后车祸身亡的片段。
电影讲述了三个人与电影胶卷的交织故事。
一个见不到女儿的逃犯张译,一个见不到父亲的女儿刘浩存,一个放了一辈子电影的职业放映员范电影范伟。三人都围绕电影胶片展开情节,一个护,一个偷,一个修,都是拼了命的。
逃犯张译执着地追着胶卷跑的原因是为了看到电影放映前的加片《新闻简报》22号,只因里面有一个仅仅一秒的女儿镜头。
《新闻简报》具有强烈的时代特殊性,在那个年代,在电影胶片时代,胶片纪录传播时事新闻,每期一周,每期十分钟。不会重播。所以逃犯张译不惜在服刑6后拼命出逃拼命追着胶片跑。如果那晚张译不看到女儿,将永远看不到女儿了。
和逃犯张译对胶片的目的不一样却一样执着的是失去父亲的女儿刘闺女刘浩存。刘闺女和弟弟相依为命,弟弟弄坏厂里一帮小流氓的胶片灯罩被追打索赔不得不偷胶片。
刘闺女单纯只为胶片,不管什么胶片,而逃犯张译则有明确性,必须是新闻简报22期。
两人为了胶片你偷我抢,你护我夺。一场又一场的追逐奔跑。
范电影对胶片的热爱不同于他们二人。
范电影放了一辈子电影,还因此拥有相当高的特权被受尊重。范电影技术好,懂胶卷清新粘贴,会复杂的大循环,最厉害的是还同时擅长危机公关。
当胶片出了问题,范电影对舆情和危机的处理堪称教科书级别。
快速冷静有效。自己儿子的把责任推给送胶片的杨河。利用群众对电影的热爱发动群众。
电影不被普遍看好的一点,是因为电影暗喻隐喻的地方太多了,加上那个特殊年代,人们感触的点太多了!
大多数人觉得是时代的风沙在拼命淹没一些东西,而张艺谋则拼命让人记住那些东西。
有人看到在那个混乱时代的悲剧,有人感慨失去女儿的父亲和失去父亲的女儿,而我最为感慨的范电影处理胶片的这个片段,真的太帅了!太有仪式感了!太神圣了!那种对电影胶片的膜拜,令人感动,真的是致敬了电影的胶卷时代。被风沙淹没了那两帧胶片一定是在此刻致敬了电影的!
范电影动员群众从家里拿出各种工具,为的抢救被儿子散落并拖了几里路,已经严重打卷还缠绕砂砾和树叶的胶带。
看起来几乎已经被破坏得不能播放了,范电影怎么处置的?——这个片段真的太帅了!!!
范电影和大家用各种花色的床单拼接成一张长长的救护担架,众人小心翼翼地抬着打卷的像猪大肠似的胶卷,轻轻地轻轻地一点一点挪进电影院的台子上。
再轻轻放下,用筷子轻轻挑起来挂在几根长绳上。
接着先用清水从上而下直接冲洗。
同时众人用几口大锅烧制蒸馏水。
范电影和群众小心翼翼地把一盆盆蒸馏水抬上台上,用手帕小心翼翼地擦试。只能顺着擦一次,不能反复擦。
擦拭干净后,再晾干。
晾的时候也发动大家用扇子扇。扇胶卷,特别细致,范电影反复强调,要微风,轻轻,徐徐。
啊!此段真的太经典了!简直就是张艺谋拍给胶片电影的深情款款的情书啊!
这个片段让我不由得想起朱赛佩 拖纳多雷的经典电影《天堂电影院》,同样是知名电影导演致敬了胶卷电影。
因为电影院这个片段对我们70后的记忆深刻,让我们产生了强烈共鸣!
记得我小时候看电影场景就是那样的。我最早看电影的地方是在村里的一所中专卫生学校。每一次看电影,全村人像过年一样,倾巢而出。
人山人海,小孩子都在荧幕前面,都一律蹲在地上。来迟了的只能在后面的人立在自行车上。大家从家里抬来各种各样的凳子。
和电影里,大家看电影的场景一模一样。
那个年代,看一场电影真的像过年一样。
不像今天每周我们都可以开开心心地去看电影。
眉山的电影院,以前只有老城区才有一家,而现在到处都有,只要有商圈就有电影院。距离我们最近的电影院就有两家。步行也才十来分钟。
疫情开始之前,看电影非常容易,我一般一周会看两部电影。那时上午都有排片,我常常一个人在偌大的电影院看电影。今年因为疫情,电影都排在了下午,看电影只能在周末了。
如今每个周末我们都带着80岁的老母亲去电影院看电影。母亲老了,身体大不如从前,平常在家频频入厕,然而在电影院,两个多小时坐下来,也安然无恙,足可见电影的魅力!
我不仅喜欢看电影,还喜欢看了电影写影评。
我时常喜欢在微信公众号上写小作文,阅读量最大的就是电影影评!
不论怎么样,时代在飞速变化,哪怕胶片电影的时代悄然退出了,我们依旧热爱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