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跟大家聊了“影史最伟大的反派”,很多人都在留言里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名字。
今天,咱们就再来聊聊公认的“影史最伟大的电影”。
只不过这个答案更加简单,也更加不容置疑。
世界上最有资格评论电影的那些大师级导演、影评人和艺术评论家,都把一部诞生于1941年的“老片”《公民凯恩》,奉为影史最伟大的电影。
在它身上有很多光环式的标签,比如“神一样的天才之作”。
还有人说,世上只有两种人——认为《公民凯恩》牛X的,和还没看过《公民凯恩》的。
但这部影片在诞生前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
最近有一部声势浩大的新片,讲的就是著名编剧赫尔曼·曼克维奇创作《公民凯恩》剧本的故事——《曼克》。
影片堪称全明星班底——
导演大卫·芬奇,演员囊括加里·奥德曼、阿曼达·塞弗里德、莉莉·柯林斯,还有《权游》里的“老狮子”查尔斯·丹斯……
光是冲这阵容,就属年度必看。
片中男主是加里·奥德曼饰演的编剧——曼克维奇。
1940年某天,腿部受伤的他,在制片人的安排下,住进了一家农场旅馆。
他接受委托,在这里一边养伤一边撰写《公民凯恩》剧本。
为了让曼克舒适高效地进行创作,制片人给他安排了私人护士,还雇了一位名叫丽塔的打字员。
病床上的曼克只需口述,丽塔帮他打字记录。
看上去,曼克像是得到了高规格待遇。
但其实,导演奥逊·威尔斯跟他签订了严苛的霸王条款——曼克只有薪酬,没有编剧署名权,创作期限也仅有60天。
奥逊·威尔斯
曼克为何会同意如此“屈辱”的条款呢?
因为这时的他贫病交加,欠了大笔赌债,还得罪了制片厂大佬路易·梅耶,遭到业内封杀。
电影公司都知道他能写好,但没人敢用他。
因此当奥逊·威尔斯伸出“橄榄枝”时,曼克没有议价的权利。
接下来,影片用闪回的方式,交代了曼克如何沦落至此。
也就是他跟路易·梅耶,从“朋友”走向决裂的全过程。
剧情始终在1930年代的“过去”,和1940年的“现在”之间交叉并进。
通过模仿打字机敲字的特效转场、刻意做旧的黑白胶片质感和无处不在的深焦镜头,影片把我们带到了“《公民凯恩》的世界”。
在“过去”的这条闪回线里,有着曼克最得意的时刻。
1930年初,他被路易·梅耶高价挖走,在米高梅的集体创作模式里担任首席编剧。
彼时的曼克,是米高梅的大红人。
在公司里,他能任意出入片场,甚至可以在拍摄间隙,跑去跟女明星闲聊。
私底下,他是路易·梅耶的“朋友”,以及生日宴会的座上宾。
参加宴会的,不是大明星就是“报业大王”威廉·赫斯特之类的名流富豪。
像曼克这样的编剧能够出席,非常少见。
但他总能以略带冒犯的犀利言辞,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
镜头一转,来到1940年,此时的曼克已经十分落魄。
看到制片人疑惑的神情,他颇有自知之明地解释说——自己就像大佬们戏耍的猴子,和他们谈不上朋友,更不是一路人。
曼克和大佬们的分歧,在两件事情上得到充分展现。
一件是路易·梅耶召集员工,想借“经济大萧条”为名,减一半薪水。
他用“患难与共”的演讲和几滴眼泪赚取了大家的理解,但一下台就笑嘻嘻地问下属,自己刚才的“表演”怎么样。
这种欺骗员工、博取同情的资本家嘴脸,令曼克十分不齿。
因为3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其实是电影行业空前繁荣的时期。许多人一边领着救助金,一边掏出几枚硬币钻进电影院。
第二件事,是关于当时加州的州长换届选举。
竞选对手是民主党的辛克莱,和共和党的梅里姆。
辛克莱是一名现实主义作家和社会批判学家,他的著作《屠场》推动美国制定了《食品和药品安全法》。
辛克莱街头演讲
由于热衷揭露社会弊端,辛克莱素有“美国的良心”之称。
路易·梅耶和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非常忌惮他,于是便联合起来支持梅里姆。
甚至逼迫曼克的一位编剧朋友,制作虚假影片,诋毁抹黑辛克莱。
在媒体的干预下,原本遥遥领先的辛克莱输掉了竞选。
曼克的朋友还将此归罪于自己,饮弹自杀了。
曼克眼睁睁看着朋友变成了资本与政治的牺牲品。
自此之后,他便彻底与路易·梅耶决裂,公开跟威廉·赫斯特为敌。
故事讲到这里,两条时间线汇合于60天期限的最后一天。
曼克如约交出了《公民凯恩》的剧本。
这部写了整整327页的鸿篇巨制,令制片人赞不绝口,直言删都不知道怎么删。
很快,剧本传遍好莱坞。
大家发现,曼克是在借电影影射威廉·赫斯特。
《公民凯恩》讲的是富可敌国的报业大亨凯恩,把情妇捧成歌星,还企图染指政治,在竞选总统失败后转而竞选州长。
但因为情妇丑闻被捅了出来,最终功败垂成。
这样的情节跟现实中的威廉·赫斯特如出一辙——他也把情妇捧成了电影明星,并接连在总统和市长竞选中失败。
《公民凯恩》在开头就交代了,这位曾经拥有整个世界的男人,最后又失去一切,只留下一句让人捉摸不透的“玫瑰花蕾”遗言,便撒手人寰。
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人生终点,显然也是在讽刺威廉·赫斯特。
可想而知,剧本传开后,威廉·赫斯特疯狂阻止这个项目。
他请出曼克的弟弟和自己的情妇玛丽安,劝曼克放弃这部电影。
玛丽安即《公民凯恩》里的情妇原型
遭到拒绝后,他又跟梅耶串通,想用高价把这个项目买走。
不过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在奥逊·威尔斯的劝说下,《公民凯恩》最终被拍了出来。
曼克也改变主意,放弃稿费,保留了自己的署名权。
一年后,艰难上映的《公民凯恩》获得了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但在赫斯特与梅耶的联手打压下,影片排片不足,赔得血本无归。
在奥斯卡上,《公民凯恩》收获了9项大奖提名。
当年又是个奥斯卡小年,几乎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
但路易·梅耶恰好是奥斯卡主办方的创始人,所以影片最终只拿到一个最佳原创剧本奖。
曼克和奥逊·威尔斯都没有去现场领奖。
这起“奥斯卡惨案”,被认为是影史最大遗憾之一。
在这之后,曼克没有写过原创作品,没有争取过署名权,也没再跟奥逊·威尔斯合作。
他在1953年因病去世,年仅55岁。
整体来说,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传记片。
观众可以在曼克的身上看到“天才与疯子”的惊叹和唏嘘,但两条线索的频繁交叉让故事有些杂乱,在观赏性上打了个折扣。
一方面,影片对曼克的正面描绘下足笔墨。
他的创作天分,他在署名权上的执着,他帮助犹太难民的善举,以及批判资本家的文人风骨,都是这位天才的闪光点。
另一方面,对于他“疯子”一面,我们却知之甚少。
他的嗜酒好赌,对妻子的恶劣态度,以及对家庭的不管不顾,都只是草草略过。
几乎没什么戏份的小配角奥逊·威尔斯,却被塑造成站在曼克对面,类似梅耶、赫斯特之流的反派形象。
这与真实的情况不太符合。
因此,这部拥有名导和群星加持的传记片,没能满足观众过高的期待。
但它以一个编剧的视角作为横切面,勾连起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电影、报纸、传媒与政治,以及至今仍在上演的艺术家与资本家的永恒较量,不失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好莱坞往事”。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编剧杰克·芬奇,正是导演大卫·芬奇的父亲。
他出生于1930年,完整经历了那个黄金时代,作为一名作家和社会评论家,《曼克》是他一生中撰写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
2003年,父亲去世后,大卫·芬奇就一直想把《曼克》拍出来,但这样一部黑白传记片很难得到制片厂支持。
近几年,大卫·芬奇接连为网飞打造了《纸牌屋》《爱死机》《心灵猎人》等重磅项目,这才换来执导《曼克》的机会。
可以说,无论戏里戏外,《曼克》都跟《公民凯恩》形成了一种有趣的互文。
而今年刚好也是一个奥斯卡小年。
《曼克》坐拥评委青睐的历史传记题材,以及男主加里·奥德曼绝佳的表演。
那么,在明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它能把《公民凯恩》失去的奥斯卡小金人赢回来,弥补这个影史上最伟大的遗憾吗?
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