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国产剧在社交网络走红。
不仅一口气上了N个热搜,还一度在前10里包揽三个席位:
没错,说的就是国内首部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
这部剧根据高分英剧《她说:女性人生瞬间》改编(剧本为原创,购买了模式采用权),由赵薇作为发起人,邀请8位女演员共同演绎。
全剧分为8个独立故事,分别呈现全职主妇、家庭暴力、容貌焦虑、大龄单身、重男轻女、原生家庭、中年危机、物化女性等当代女性的生存痛点。
所谓独白剧,大多采用半小时左右的篇幅+单一室内场景+独白式的表演,对于编剧、导演和演员来说,都是一项极大挑战。
像是2017年的《酷儿们》、今年刚出的《新喋喋人生》,都是独白剧的杰出代表。
在国产剧中,这一形式无疑非常具有先锋性。
但《听见她说》究竟完成得如何呢?
咱们不妨先通过第一集《魔镜》来看看——
这集的主题是容貌焦虑,由赵薇执导,齐溪主演。
剧集开场,女主角就在问镜子——
“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难看的女孩?”
镜子当然不会回复。
于是女孩自问自答道:“不用你说,我知道是我。”
就是这么一个对容貌自卑的女孩,每天花2小时37分钟照镜子。
化妆被她称为在脸上“装修”。
因为只有戴上假发、美瞳、假睫毛,浓妆艳抹到亲妈不认后,她才能获得一点自信感。
她去参加中学同学聚会,出发前精心打扮了三小时。
效果也立竿见影——她成了当晚的焦点,同学们甚至没能认出她来。
曾经起外号羞辱她的男同学,现在殷勤地夸她像个女明星;当年的校花也跑来问她美妆秘籍。
在大家的赞美声中,她获得了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高兴得喝了很多酒,丝毫没注意到妆花了、双眼皮贴掉了,假发也歪了……直到回到家中,才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的丑态。
这件事之后,她下定决心整容。
没想到医生仔细打量了一番,淡淡地对她说,“你本来就长得很漂亮。自信的女孩才最美”。
她反问医生:难道不是漂亮的女孩才最自信吗?
或许正是这段与医生的对话,让她开始剖析自信与美的关系。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产生容貌焦虑,是在中学时拿到了短跑比赛冠军,却被同学吐槽腿粗的经历。
为什么努力做出来的成绩,有时还抵不过颜值带来的话语权?
为什么美的标准如此单一,这些标准又是为谁定义的?
在不断的自我拷问中,女主渐渐找回了迷失的自己。
在这一集的最后,她终于能够直视镜中的真实,接纳身上的每一处不完美。
虽然剧集目前豆瓣评分8.4,是个相当不错的开局,但翻看一下评论,就会发现网友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
有人为它的立意和视角叫好,演员不掉线的表演也足够精彩;
有人则认为它是在“蹭女性题材的热度”,是又一次目标精准的流量收割。
在我看来,如果将《听见她说》与原版英剧《她说:女性人生瞬间》作个对比,不难发现差距仍然明显。
这一方面体现在故事的选题、选材上。
原版中8个故事所涉及的,包括职场潜规则、妇女参政权、女性性需求、婚内强奸等议题,明显要犀利很多。
在选材上,不仅从主角个人的叙事展开,也会与代表性的历史事件、社会事件相结合,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比如第4集《猪生》,讲的是1991年,英格兰第一次明确将“婚内强奸”写入法律后,一名主妇对此事的看法。
并由此延伸到关于家庭暴力和性自主权的讨论。
比如第5集《夺回夜晚》,背景设置在1977年。当时英国利兹出现了一名专杀女性的连环杀手,当局决定实行针对女性的宵禁。
而妇女们为了“夺回夜晚”,举行夜间游行,以此引出对“受害者有罪论”的回应。
相比之下,国内翻拍版选择的话题,要温和很多。
目前播出的两集,所关注的容貌焦虑和原生家庭问题,都是从主角的个人叙述展开,并落脚到如何与自我和解的层面。
如果说只是想寻求一种更稳妥、更接地气的风格,其实无可厚非。
但单从剧本来看,前两集的质量也有明显欠缺——它并未将重点放在构建故事上,与其说独白,不如说是一场演讲。
而针对列举的现象,比如单一的审美标准、不幸的原生家庭导致悲剧等等,剧集也没有进行更深度的逻辑思辨,而是停留在输出情绪上。
作为类比,我们可以看看原版中的第一集《服从》是如何构建故事的。
这集开场,女主角在描述自己和一名男性的约会过程。
两人并不是情侣关系,她是一名演员,而对方是导演。
因为会面草草结束,女主以为自己的工作泡汤了。
但没想到最后还是得到了角色。
更没想到还没高兴上几分钟,就接到助手的电话,说导演让她到酒店去“对台词”。
就像所有观众一样,女主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但她不想失去这个角色。
在助手的再三劝说下,她满怀戒备地答应了,设想着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
然而进入房间后,一切还是迅速失去了控制。
导演一边假意询问她的许可,一边开始上下其手。
她愣在原地,完全不知如何反抗……
这段关于性侵过程的细节描述,仿佛直接将观众带到了那个酒店房间里,围观悲剧发生。
它既令人不适,又吸引着关注——不知女主会不会做出什么反抗。
但接下来镜头一转,女主没再继续描述当天的经历,而是对着镜子讲起了一个“小白兔智斗狮子”的寓言故事。
兔子走进狮子巢穴时的惊恐,正好与女主遭遇性侵的情景形成镜像呼应。
但在故事里,兔子在冥冥中受到召唤,迈出勇敢的一步,凭借智力诱使狮子掉入井中,反杀了对方;
而现实中,满身狼藉的女主从酒店床上醒来,用淋浴洗刷自己的痛苦。
她疯狂地嘶吼,但玻璃门外没人能听到她的声音。
虽然同样是主角的独白贯穿始终,但整个叙述有空间、有悬念、有转折、有隐喻。
情感张力一步步加码,起承转合都非常具有代入感。
它没有直白地进行说教和喊口号,而是把一切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这与《魔镜》一集中,编剧所做的正好相反。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听见她说》有着这样那样的瑕疵,但这并不能抹杀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平心而论,中国和英国面对的社会现实不同、女权运动的历史不同,审查的尺度也不同。
这些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到剧集最终的呈现效果。
因此,对比原版也不过是一个参考罢了,没有必要踩一捧一。
据说赵薇正是因为看了原版《她说》受到启发,才萌生了拍摄中国版的想法,剧中8名演员也都是零片酬出演。
可以说,剧集在诞生之初的定位,就是社会关注大于商业价值的。
而一个很讽刺的事情是,如果你打开弹幕,会发现剧情和观众的反应意外形成了一套行为艺术——
在讲述容貌焦虑的第一集中,弹幕里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外貌羞辱:
难怪有网友说,“剧集本身只是半成品,加上弹幕,魔镜照进现实,才算完成了这一期整体创作”……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在看完后,纷纷在讨论区里讲出自己的容貌焦虑,表达对于主角经历的共鸣。
在我看来,这样的反馈已经足以说明剧集存在的意义。
拍得不完美不要紧,关键是有人先走出这一步。
别忘了剧集的名字——听见她说。
我们先听见她说,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