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海马。
今天一位朋友,忽然给发消息,很兴奋的说:
“你听过刺猬乐队的一首歌,名字叫做《白日梦蓝》吗?”
“我在《乐队的夏天》里面听到的,你不是喜欢摇滚乐吗,赶快去听!”
顿时,我不知道该回他什么了,只能打出一串省略号。
《乐夏》第二季在上个月已经结束。
然而,这首《白日梦蓝》是上一季的曲目。
他难道是村里才通网?
后来想一想也能理解。事实上,这一类人的数量还真不少。
不管是刷剧还是追综艺,总是比别人慢半拍。
他们不仅看,每次还要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感受,似乎与外界隔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简直不要太佛系。
带着好奇心,我翻了翻微博。
令人惊讶的是,真的有很多人是第一次看《乐夏》。
首先,我看见一个女孩终于在2020年的冬天,追完了2019播出的第一季。“今天把乐队的夏天彻底完结啦。太喜欢痛仰乐队了,我真的好喜欢高虎大叔,好想去看次现场,还有新裤子、刺猬、盘尼西林……”
姑娘,你真的可以把第二季也继续追下去,争取在明年夏天前看完。
对了,你说你想看痛仰、新裤子、刺猬、盘尼西林的现场,我建议还是找个网速好点的地方,不然光靠手速抢票也没用啊!
以下这哥们儿更狠。
在11月21日0点28分,他用手机,就整季观感发了一篇小作文。
看完以上内容,不知道你是否可以想起一个多月前的汪峰老师。
同样的认真态度,同样的长篇大论,也同样说的有道理。
但细细一看内容,这哥们儿还有几分可爱。
文中说道:“我真的不喜欢电子,但我真的喜欢李剑,太有味儿,当代蛊王。”
时隔多日,李剑得到了你迟来的表白。
还有这句话:“哦对!野孩子。我之前一直瞧不起民谣,但这几位老大哥太牛了,就会死平静的安抚回归本真的那种感觉,太牛了。”
哈哈哈哈哈,净说些大实话(其实我以前也对民谣不感冒)。
上面列举中的这些人,只是微博中“迟钝派”的一小部分。
不凑热闹,避开热点,等到人潮散去之后的某一天,独自欣赏曾经的热门综艺,并且感觉如获至宝。
这类人初看可能有些奇怪、滑稽,甚至可笑,但再想,还真让人喜欢呢。
他们只是找到了让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欣赏自己钟意的音乐。
目前我们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所有人都被热点裹挟,却潜移默化失去了内心的自由。
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畅所欲言,真是令人羡慕。
就像下面两位网友一样,这种闲适的场景,难道不是你向往的?“2020冬天,我开始看《乐队的夏天》了,腰疼请假(扣钱的那种),在家看,痛并快乐并痛着。”
“呜呜呜,开着电热毯,躲在被窝里,吃着菠萝蜜,看《乐队的夏天》,太开心了吧。”
想想都让人幸福。
大部分观众紧随节目进度,无非是想第一时间得知乐队表现,以及最终结果。
工作日你朝九晚十的加班,周六晚上还要继续参与讨论,与他人在弹幕中争吵不休。
不仅如此,如果一旦发现自己喜欢的乐队被淘汰,还必须马上投票捞人。
日复一日,被节目组玩弄于股掌之中。心累呀。
结束之后才发现,真是无聊透顶。
如果在热点过后,节目结果已尘埃落定,把整季综艺当成电视剧看,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比如,在不用考虑是比赛的情况下,听着超级斩乐队嚎着核嗓,对着屏幕POGO两下,解压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当然了我也不是说“凑热闹”不好,只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怎么舒服怎么来呗。之后,仔细思考了一下,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我也是这样的。还记得在上大学那四年中,课余时间相对还比较多。
我通常会把之前爆火的综艺,或者电视剧存下来。
然后一个人拉上床帘,最多用4天时间,一口气全部刷完。
别提有多爽。
直到现在,除了一些关于音乐类的节目,我依然还有这习惯。
前半年,网剧《隐秘的角落》爆火,几乎隔一天微博上就会出现关于它的热搜。
豆瓣评分,则是一路飙升到了8.9分。
网络上也好,现实中也罢,这都成为了人们的火热话题。
可是我却不以为然,置身事外。
即使看过些许片段,同样也清楚这部剧一定不错,但我依然不想跟着大家“闹腾”。
只是想在这段热度过后,抛除一切关于它的评价,纯主观的欣赏。
在观感方面,情节依然会让我感到惊心动魄、毛骨悚然。真正的好东西,就不怕热度过去了。
作为一个老佛系男孩,平常工作或者生活中不争不抢,顺其自然。
除了一些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每次都是等人群散去之后,我才上去一探究竟。
随后,便是一阵儿自得其乐。
当今我们所谓的这些“打工人”,每天的生活节奏越来越赶、越来越枯燥乏味。
放眼看每天这些拥有娱乐属性的热门话题,像一把调味料散在味蕾,刺激着大家的“味觉”。
拥有参与感,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归根结底,还是消遣。而我们讨论的这帮“反应迟钝的人”,却不愿意这样,一人一世界也可以很开心。
就像我每次在家撸猫,总感到外界的任何东西都静止了,看着它可爱的大眼睛,双手拨弄这柔软的绒毛,仿佛就拥有了世间万物。
想必那些反应迟钝,刷剧、追综艺的人,也是这个心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