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郭敬明曾把S卡当“鼓励票”给到一个新人演员吗?
而在接近结尾之际,4个导演又有一次发放S卡的机会。
放着胡杏儿等最佳表演者不选,所有人都去选其他新人。为什么?
怎么,S卡的标准,都变了吗?变成了“保送”?
我们再来回顾那个名场面。
对一个演技基础为0的选手,郭敬明在表演结束后给到了一个S卡,S卡代表最高认可,每个导演只有2张S卡。
给出这张卡片后,现场哗然。
因为这个决定,他与现场所有人为“敌”。李诚儒批评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陈凯歌无语到飙英文“such a big surprise”。
台上的大鹏拉着偏架起哄。
这时候你发现,董思怡提出的那个问题,是多么的关键。
这个问题不仅是问导师的,也是问节目组的。
以三个英语单词,作为演员的评价体系,这是《演员请就位》第一次出现。但类似的设计,我们在其他选秀节目里也能看到。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冲突。这涉及到近两年流行团体选秀的一些前置预设。
在那些选秀节目里,ABCDF代表不同的等级,而只有A是出道位,表示可以出道、成团,成为一名艺人。
无论是《青春有你》还是《创造营》初考核舞台之后,给到A等级的,都是公认的实力选手。即便是出现了惊为天人的潜力股,导师们有“B”或者“C”的选项,也决不可能直接给到A。
这种标准和原来版权模式相关,几乎是同类型节目的一种默契。
今年《演员请就位》也模仿这种玩法,从一开始就搞出S、A、B三个等级。评分者是节目组邀请的一组业界人士,包括制片人投资人,给参赛的演员们评分。这一次评分就开始饱受争议——
有演员认为自己在这个评分等级里不对位。
郭敬明质疑,这个以市场知名度为看点的评分,其实混淆了演技和知名度的概念。
第二轮评分,则是第一场舞台表演秀之后,由现场的4位导演给出。
演技的评判,而郭敬明突然给到的一张S卡,公开表示是看好潜力的“鼓励卡”,一下子又把评价标准给打破了。
S卡,原本是用来评判初舞台演技的好坏,怎么突然又变成了鼓励小白、找他拍戏、表达喜爱的信号了呢?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其他老演员无法做到“一张白纸”,就完全无法争取到S这个最高评价了。
其实,决定S卡的意义,关键在于它代表着什么。如果只是代表一种演技评价、在下一环节有优先选择角色的权利。那郭敬明当时给的鼓励,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即便是有表达一个S级喜爱的冲动,它也无需赋予选手不匹配的S权利。
而到了导演领队、分组表演的阶段,S卡又被赋予了新的功能。这时候是淘汰赛,每个导师又有S卡的发放权,并且代表着“保送”。
这在选秀节目里可参照的功能,是《中国好声音》里的Save按键。在导师淘汰赛中,为了避免大热选手被投票或者PK赛搞下去,导师都可以行使一次救人的权利,从而保证自己最心爱的学徒不被淘汰。
在《演员》的后期,由于已经公布了各组票数最高的演员,所有导演都不约而同地达到了一种默契:S卡将不会给那些本场表演最佳的高人气演员,而是给到那些可能票数无法晋级的演员。
你看,演技仍然是评价标准,但S卡已经不给演技最好的,而是求其次了。评价标准,变成了“演技过得去,而且下一轮导演需要”。
这不就是当时郭敬明被集体diss做的事情吗?怎么后来其他导演们纷纷都效仿了?有多少人意识到,这就是一个大型打脸现场?
S卡的前后矛盾,根本原因出在导演组的设置上。S代表着市场肯定、可出道,但怎么突然又在一个赛制里变成了导演的“偏爱卡”、“报送卡”了呢?
我认为,至少在现阶段的导师权利中,保送就叫保送,救人就是救人,它不能叫“S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