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
看完后我最大的感受。
它的跨度很大,贯穿了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而他的一生正是时代大风云的几十年。
很多名片,都是通过展现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如何如何,本质是为了反映时代特征,人物的命运是”反映时代”这个目的的陪衬。看完《末代皇帝》,我个人的感受是:导演纯粹地在讲末代皇帝,他想讲的只是人,并不是所谓时代。片中有很多关于时代的片段,我认为这些片段都只不过是为了刻画人,末代皇帝——这个人,才是导演真正想表达的。大篇幅关于时代的镜头是为了更丰满地展现他,在这个因果关系里,《末代皇帝》不同于其他。
在这里,人,才是因。(只是说表达意图上的因果,不是事实关系)
看完觉得非常心酸、无奈、难过,为他这个人。影片没有任何其他电影里常用的煽情,对我来说全程无泪点,但是你就是会觉得非常难过,觉得太悲伤了。这个电影斩获了九项奥斯卡奖,作为一部影片,我个人觉得他最大的成功在于平和地纪录片式的手法,挑起了人强烈的共情感。
溥仪的一生实在是太悲哀了。
“生不逢时” 这个词用来形容他再好不过。末代皇帝中多的是因为暴虐、昏庸、无能而覆国的,但是他不是。(观影后基于影片的个人见解,对那段具体历史只有浅薄的了解)他的一生,从慈禧太后选中他开始,就注定悲哀了。他是无数人的棋子,但他其实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是本来绝对是明君的人,但最终成了教科书里的”傀儡皇帝”
弹幕有些人觉得他的悲哀在于不能过性生活,在于被自己的皇后绿了,但我觉得不是。
电影里有三个类似的”追不上”场景。
第一个是他唯一亲近的奶娘被带走时,七岁的溥仪无论怎么狂奔都追不上的马车;(这是唯一让我有些想哭的地方,还是那么小的孩子就要再次感受这种自己明明大权在握却无能为力的分离,这个场景一下子让我想起他三岁被抱走的时候,还有穿着龙袍第一次坐在龙椅上的时候,孩子脸上的那种懵懂,很苍白) 第二个是溥仪亲生母亲去世时,十几岁的他想出宫看望,骑着自行车跑到宫门口,对他关上的宫门;第三个是溥仪的皇后婉蓉被带走时,快四十岁的他站在雪地里,再次对他关上的门,他说着”把门打开”,说的又是那样的无力。
还有就是在他成了伪满洲国皇帝后,慢慢地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傀儡的时候。接受前他就知道日本人在利用他,他说他要反过来利用日本人,但是后面发现高估自己了,就是这种无奈的落差,雄心壮志的破灭。每一个场面他的表情。(尊龙的眼睛戏太好了,表达能力太强了)
最后一个场景,他买票进故宫参观,有人觉得那里很悲哀,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了一介平民。在他说:”我曾经也住在这”的时候,我也觉得有些伤感,但更多的是,我喜欢导演的这个表达。
溥仪人生中那些曲折终于结束了,当他拥有作为普通公民的权利时,这个结局是顺遂美好的 。
就让整个电影的悲伤结束都在那句客观平静的介绍吧:
“1967年他在北京去世。”
“所有的离开你都赶不上,所有的门你都打不开。所有的人都是撒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