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平浪静》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久违的赛人老师发来了他对该片的评论。
一贯毒舌的他,这次又很敦厚温柔。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作者简介:5岁开始泡影院。中国5000年历史上,比他看片更多的人,不超过10个。而且,每一部看过的电影,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宛如昨日。
真是硬着头皮,也得硬着心肠来说说李霄峰的第三部电影《风平浪静》。
(注:做一个勇敢的人,不要怕剧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电影比阿仑·雷奈、路易斯·布努艾尔、大卫·林奇的电影还要还要费解。先列举一些疑点,望有人来帮我解惑:
第一,十五年的命案,既然没有安排出自杀现场,那么警方对于这出命案,是束之高阁呢?还是随便找个倒霉蛋当替罪羊呢。真是细思极恐。
第二,误杀者宋浩的跑路,为什么要在暴雨中光着上衣,这是特为引人注目而产生的行径,还是有什么更奇诡的指向,实难猜测。
潘晓霜对宋浩的爱炽烈而坦荡
第三,宋浩说走就走,按下不表,其父宋建飞如何向外人言说其子出走之缘由,倒也算是一种简洁。只是刚发生了命案,你就仓皇出逃,这大概不足以证明是在做贼心虚?
第四,宋浩十五年后,因母亡而返乡,理由极为充足。我疑惑的是,为何要在十五年之后,如果过五年,或再过十年后重归故里,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第五,看着无依无靠,年龄尚小的万小宁,为何毅然决然成为光荣的钉子户?她是赶时髦后的虚荣心作祟,还是有着更神奇的动机,或者早早地就过上了六亲不靠兼六亲不认的苦日子,才有此下策?我也是一头雾水。
第六,身为中学生,且身体单薄的万小宁持一小刀,向精壮的成年男子宋浩索要财物。她难道一点就不担心自己会被这壮男反制吗?也许那把小刀,不是把寻常的小刀,暗藏着一个了不得的机关,能让人满怀信心地去以弱胜强?
万小宁的人物动机不明
第七,要不我是太过愚笨,要不我就得怀疑恶少李唐的智商。暴力强拆的惨景,我也听过不少,还见过一些,但极少出人命的,这显然是个极端事件。既然要用非常手段来对付非常之事,那么万小宁为了守护家园,做了哪些既匪夷所思又惊世骇俗之举呢?反正,我是没看到。邪魅狷狂如李唐者,是利令智昏到不愿动半点脑筋,而一定要这般肆意妄为吗?还是他又有什么什么不可告人的打算,才非如此不可?
第八,李唐要挟宋浩,说是自己是十五年前哪起命案的目击者。那么问题来了,李唐看到宋浩在杀人吗?前提是宋浩根本没有杀人,李唐又如何去目睹呢?他充其量只能怀疑宋浩有杀人嫌疑。另一个问题也跟着来了,李唐就从来不揣度宋浩的杀人动机吗?前面已经说了,李唐的脑子可能有着比这些问题更严重的问题。
第九,李唐在收费站以满月礼金为名,给宋浩送封口费。遭宋浩拒绝后,颠狂起来,竟在收费站将我们最爱的人民币撒向空中,又落在地上。应该没有人告诉他,收费站是有监控的——或许那个年代没有吧,我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年代——或许有监控,他也无所谓,他就是愿意成为人人眼中那个飞扬跋扈的官二代,他为此一直在努力,应该说,他也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第十,宋浩劝父亲自首,父亲不从,结果上演了子杀父的一幕。这个从逻辑上,我倒认可,只是从镜头语言上,语焉不详。但这场戏完成了最重要的叙事功能,准杀人嫌疑犯在影片的最后,终于开了杀戒,杀了那个帮他杀人的人。
是不是还要往下列,还是暂时打住吧。
章宇的迷妹王大根女士的豆瓣短评
《风平浪静》最大的症结,来自于剧作。它太过简洁了,按完成片的叙事效率来看,若在细节原封不动,并逐一夯实的话,估计时长还会延长一倍,倘细节更灵动更具质地、李霄峰的团队足够强悍,他本人又能沉得住气,并能绕过不必要的抒情和感怀,说不定,会呈现出一部向《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尽可能靠近的电影。
可目前的状况跟杨德昌的那部伟作相比,其差距就像一个是初中生,另一个则是博士生导师。
《风平浪静》的人物其实还不够多,仿佛人不是活在人群里,而是活在由主观意志来决定的情感拼图里,它不是推着人往前走,好像是拿着皮鞭,将人往劫数里驱赶。
可是它的意图,显然也不是在打造一个高度概念化的空中楼阁。它是极想落地的,它想让人相信闽南那咸咸的海风能吹拂些什么,又能熄灭些什么。可到头来,我只是看到了风和那些极容易风干、并做成标本的人。
很多人习惯从《风平浪静》找到李霄峰创作的一些脉络,他的电影总是在散布少年气,总是要去反抗些什么。这里要再多说一点《牯岭街》的好,围绕在小四周围的家人、朋友、校医、黑帮老大,都很喜欢他,都尽可能给予他关爱,可他仍然走向了不归路。再多的温暖也温暖不了这个看上去品学兼优的少年。给了你那么多空间,你还要往死胡同里钻,这就太有意思了。
不知何时能再诞生一部堪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华语电影
它把我们从为什么要反抗,以及反抗的桎梏里解救出来,而进入到一个更幽微的、能与历史包袱分庭抗礼的人性空间里去了。而李霄峰的电影,让人有时疲乏,并产生不了好奇心的地方,就在于它太就事论事了。而关于弑父情结的一再发作,也是李霄峰三部电影最重要的母题之一。
《风平浪静》是《少女哪吒》的翻版,俨然成了少年哪吒。他也是以剔骨还父的“壮举”,来实现其人格的“锻造”。这点意思,我当年看陈凯歌、张艺谋的大部分电影时,就带来很严重的审美疲劳,并渐渐地味同嚼蜡。这可归于我个人的口味,但我又想,假如叛逆仅仅是一种证明,那和归顺也没什么区别。
因为是否叛逆的命名权,一直掌握在真正拥有话语权的利益集团手中,它说你乱了纲常,你就是乱臣贼子。它需要新的秩序,你便成了能破能立的盖世英雄。倘苦把造反的目的,拍成就是为了招安,就像《水浒传》那样,那也算是既水天一色又别有洞天。
《风平浪静》讲了和导演前作《少女哪吒》类似的故事
看《风平浪静》,还让我想起一位在华人世界里极有影响力的作家——古龙。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太多电影都荡漾着古龙的遗风。好的没学会,前言不搭后语的臭毛病倒是照单全收,将人生窄化的创作态度更是见好不收,倘不见好便随意将就。
于是,那些热血稍不控制流速就成了狗血,那些奇情一任其发展就成了畸情,而那些玄玄虚虚的逻辑走向,你越是讲得满头大汗,越容易四处漏风。还有那些强硬的人格设定,除了酷帅之外,你几乎找不到他们还有哪些更近于常人的闪光点。
古龙的小说,看着是一个中年人的自况,实际有很浓的少年气,特别渴望被认可、被这个世界所接纳。这一点,金庸则恰恰相反,金庸喜欢写孩子,但那是过来人在盼着旧时光能回流,反倒更沧桑。古龙的少年气,一直没有从身体里驱散,他也就无法从灵魂的角度,从天凉好个秋的叹喟里,去重新打量人刚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冲动时的那点忧恐、那点冀望。
少年气如果拍不好就容易撒狗血
还是说一下片子的优点吧——也不知道能不能算。
全片最让观众醒神的段落,也就是宋佳扮演的潘晓霜出场的大部分时间,我也不例外。只要有潘晓霜在,全片就热辣、直接,有了人间气,连带着剧作也稍稍顺滑起来。
肯定也有人提出疑问,潘晓霜的一路倒追,所为何来。依世俗的眼光来看,章宇扮演的宋浩连气质型男也谈不上,自然可以用情不知所起,情不问所终来行使一场终极答辩。但李霄峰还是给了潘晓霜一个理由,给得好。在这两个旷男怨女云雨之后,潘晓霜说起了十五年前的旧事,说她看着一个好学生,竟光着膀子在雨中狂奔。
她的意思是,这一下子撕掉了一个好学生的光环。而她滴着翠闪着光的目的,就是要让眼前人的伪装一点点地剥去。她跟宋浩说的所有话,总结起来就一句:别装了。惟如此,她这个懒散、奔放又灵动的女子才有了用武之地,才能得以真正地盛开。也正是这般,这个不求上进的小女子,和那个曾经发愤图强的小男生,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平起平座。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强,而恰恰因为你弱。这一点不好归类的小自私,被李霄峰处理的既有分寸,又有风味。
但宋佳的戏份太少了,让这点刚刚冒出来的意思,并没有得到更为有机的深化。
灵动、温柔潘晓霜是影片的亮点
全片说来说去,说的就是周华健那句著名的歌语:“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但比思量去留问题更具生命力的是,就是此时此刻,一个人向你走来,美化了时间,把温柔化作故乡,所以叫温柔乡。
写到这儿,竟莫名其妙想起曹雪芹的一句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权且当作我写此文的自我安慰。
最后还是要祝李霄峰,各方面都越来越好,他也应该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