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遇到对角色和电影评价如此割裂的作品。对克里斯·凯尔,我是没有半点赞赏或同情。他参与的是一场不义的战争,他本人是典型的得州无脑红脖子,以杀戮为乐,这样的人物值得半点欣赏或尊重吗?没有!
但电影却没有完全站在角色的角度,而是站在上帝视角,在好战和反战之间走钢丝。导演是老牌右派,他对这位“美狙”显然是欣赏的,但他也知道直接拍会被当成笑话,所以他要退一步,尽可能保持中立形象。
让我们看看电影是如何尽量保持“中立”的吧:凯尔杀了160人,但电影着重描述的只有几个。首先就是他击杀妇女儿童的那次,当然,那完全符合战场规则,无法质疑。电影着力刻画的是这次击杀对他的心理冲击,让观众甚至对这位狙击手产生同情心。为了进一步洗白主角,之后还出现一次他瞄准另一个儿童,却在对方放下武器之后停手的情节。当然,我相信这两段情节都有现实依据,但导演的目的昭然若揭。
电影在一段段战场与本土之间交错,目的就是让观众亲身体验二者的巨大反差。前一秒,电钻声是在杀人,后一秒,电钻声是在上轮胎。前一秒,开车时必须横冲直撞,高度警惕,任何离你太近的都有可能是炸弹,后一秒,周围都是“友善地驾驶”的得州司机。观众都感到极度的不协调,更不用说战场厮杀数百天的士兵了。
给我冲击最大的,是凯尔退役以后的一个镜头。他坐在电视机前,背景是一片枪弹之声,伴随着士兵的高喊,以及伤员的惨叫。观众自然以为他在看战事录像,或者战争新闻。镜头转过,我们发现屏幕竟然是黑的,没有放任何东西!他只是坐在那里,被战场的回忆所萦绕。
这些都赋予了电影极强的冲击力,以及对战后心理综合症(PTSD的一种,以下都简称PTSD)的深刻理解。我没看到任何一部电影具有如此之强的说服力。但另一方面,克里斯·凯尔并没有患PTSD,他的战后生活融入得很好。真正患PTSD的是电影里那些一闪而过的小角色。所以电影故意让观众的同情错位,本应同情那些真正为PTSD所患的士兵,却转给了这位在战场上如鱼得水的狙击手。
这部电影在2014年以3.5亿的北美票房一举超越《饥饿游戏3》和《银河护卫队》,成为当年北美票房冠军。考虑到这是一部R级战争片,而且主要上映时间是1-2月的淡季,这一成绩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究其原因,是伊斯特伍德的生花妙“镜”把凯尔这个狙击手抬到了极高的高度,让各方观众都接受甚至欣赏。红脖子们当然对他们的“道德楷模”膜拜,保守派也对电影的“爱国情操”赞叹不已,甚至左派也被“PTSD”所打动。这足以证明这部电影的水平很高,尽管其私货满满。正如《一个国家的诞生》那样,电影水平远超那个年代,但内核却是极端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