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字仇杀队没有瑕疵的杰作 通过阴谋推翻阴谋

安那其主义的代表之作,《V字仇杀队》。作为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这部电影在我心中必然是满分的;从主旨、故事、人物…

安那其主义的代表之作,《V字仇杀队》。作为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这部电影在我心中必然是满分的;从主旨、故事、人物形象以及种种技法,《V》都是没有瑕疵的杰作。

本片改编自阿兰摩尔的同名漫画。
故事背景设定为纳粹在二战中胜利,主要原因是美国选择投靠了轴心国,最终决定了二战的结局;
在轴心国赢得二战之后,全世界都沦为法西斯主义支配下的专制独裁统治,包括故事的主要舞台——大不列颠。
故事中统治英国的政党,北方之火,非常类似于纳粹党的异军突起,只不过更加阴谋。
北方之火联合大公司和教会,在国内引发了重大瘟疫,并通过控制解药的研发销售发了横财;
在全国的普遍恐慌之中,北方之火在短时间内就利用恐惧赢得了选举,并立即建立起了暴力机关控制下的集权统治。
故事中的大不列颠,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反乌托邦模型,在许多作品中都有展示;
反乌托邦的模型太常见了,也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非常容易理解,我就不说了。

V所戴的面具叫做盖伊·福克斯面具;
盖伊·福克斯所从属的反叛者,因为不满国王对于教会权力的限制,在1605年试图炸毁英国上议院,然而最终计划败露,被绞死后又被焚尸。
在《V》中,福克斯其实被抽象成了一种概念,也就是反对政府的民众意志;
而他的理念则概括为一句话:“人民不应当恐惧他们的政府,政府应当恐惧它的人民。”
然而基于这个原型故事,有一些非常值得一提的其他问题。
例如,盖伊·福克斯其实并不是民众的代表,而是天主教会的代表;
他之所以反抗政府不是因为国王损害了人民的福祉,而是因为教会的权力遭到削弱;
在他被审判之后,也是天主教会的权威遭受到了近两百年的重大损害。
而且福克斯之死在英国也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又称为“焰火之夜”;
这个节日在许多英国影视作品中都有出现,例如《神探夏洛克》和《大侦探波罗》;
“福克斯之夜”几乎总是一个欢乐的节日,因为人人都喜爱焰火,而且又隐含着一种犯罪的意味。
所以盖伊·福克斯在英国民众眼中究竟是什么形象,其实并不是看起来这么简单;
而他面具之下的V,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物。

而另一件值得一提的重大事件,则是1933年在德国发生的“国会纵火案”。
1933年1月,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
希特勒试图通过“特别授权法”获得更大的政治权利,但是这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数同意才能通过,而当时的纳粹党并没有占据这么多席位;
尤其关键的是,当时德国议会中的第二大党,德国共产党极度反对希特勒的提议,这是阻碍希特勒最主要的政治力量。
就在希特勒成为总理的一个月后,2月27日夜,德国国会大厦发生火灾;
警方在火灾现场发现了大量纵火燃料和一个失业工人,这个工人恰好就是德国共产党人。
次日,希特勒发表讲话:“这种纵火行为是德国布尔什维克进行的最骇人听闻的恐怖主义行为”;
并当即要求颁布紧急法令,将德国共产党定为非法政党,并逮捕了众多德国共产党人。
此后,希特勒如愿以偿地通过了他追求的特别授权法,并进一步建立了纳粹独裁政权;
而在1981年,德国法院正式推翻了当年的判决,如今大部分人都相信这一纵火案就是纳粹所组织的。
这一事件是不是很熟悉呢?
实际上,北方之火党夺取统治权的方式就是“国会纵火案”的翻版,而此后的大不列颠也正像当时的德意志;
而“国会纵火案”与“火焰阴谋”的本质又有什么区别呢?无非就是通过民众的恐慌攫取政治权力。
有趣的是,《V》偏偏就选了这两个极其类似的事件,来搭建整个故事。

所以《V》究竟是一个什么故事,究竟想说什么呢?
真的是一个简单的“民众暴力推翻独裁政府”的故事吗,一个通过阴谋推翻阴谋、暴力推翻暴力的故事吗?
暴力推翻暴力后又依据暴力所建立的政权,究竟又会是什么样的政权呢?
仔细想想,真的有什么改变了吗?
当然,最后V把决定权交给了艾维,艾维似乎确实是一个不同于V的人;
但是她依然做出了和V一样的选择,她依然选择了暴力,即便是出于爱与希望的暴力。
她能建立一个不同的政权和国家吗,大不列颠会变得不同吗?
仔细想想,真的有什么改变了吗?

《V》的编剧,沃卓斯基兄弟(姐妹),本就是一对鬼才;
从《黑客帝国》到《云图》,二人都在电影的形式和内容上创造了全新的内涵。
《V》同样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我不认为真的有一个结局;
这个故事并没有讲完,也并没有讲完的必要。
就像V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在他推倒第一块之前,我们就已经看到了结局;
因为每一块被推倒的骨牌,都不过是完全相同的图案与内涵。

关于作者: mingjuan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