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是好是坏 交给你们来评判

战争片是当今中国电影市场的类型片热潮,歌颂了一件又一件历史中真实的战争事件。但在资本的市场中,有利有弊,受众热…

战争片是当今中国电影市场的类型片热潮,歌颂了一件又一件历史中真实的战争事件。但在资本的市场中,有利有弊,受众热血沸腾的同时电影的创作人员在背后瓜分着恰来的烂钱。当今的主旋律是否真的是财富密码?是否真的是历史的钱太好挣?

金刚川告诉了我答案。“要站着把钱赚了”
内核不变,方式在变。金刚川的战争叙事是我看过最简单也是最平淡的。但是,它细节。
为了更接近真实战争效果,能让受众身临其境,导演的思路似乎被什么框住了,采用大量的纪录片元素:解说词,字幕等。以至于我可以毫不夸张的把这部影片当成一个纪录片来看。诚然,纪录片和写实主义的密不可分。”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在《北方的纳努克》中使用了众多虚构成分,并无贬低之意,相反,这艺术的处理手法正在于创作者对被摄对象的干预。歌德曾说“艺术绝不应和现实一样,与自然一致,是不能体现出艺术的。”我赞同这句话。就纪录片而言,若过于追求写实,那必然是监控录像更有说服力。我大概率的有些说偏了,就金刚川来说,这样纪录片式的处理手法会和类型片原本起了矛盾。我可以把它理解为一部故事性很强的纪录片,又业是一部纪实性的故事片。针对怎么定义的问题,还是交给受众们。

影片的叙事结构:四个视角的非线性叙事(重复叙事)四个视角分别为:八排,飞机,高射炮台和桥。请允许我分视角一一道来。
第一视角:八连又或是八排的士兵行动范围。个人认为这段是最精彩的。尤其是对光线的运用很经典。场景的设置是在小森林,自然光把控力很强,佛光的线条以及几个仰拍的镜头:在大树的缝隙中,光线的自然洒落是经典的名场面。仿佛用镜头直接告诉受众“看好了,我在致敬《罗生门》”在技术员不成熟的20世纪40年代,这样的拍摄手法在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中问世,摄像冒着胶卷被烧掉的风险大胆的尝试去拍摄,事实证明,很成功。金刚川第一视角中做到了真实刻画战争场面,同时技术、叙事铺垫处理都很成功。

第二视角:美国人的飞机。这一视角的侧重点更加内核且深刻,在于明确中西战争观念的不同。“我们是天空的霸主”解说词响起的时候就已经能看出美国人骄傲的战争心理了。同样,接下里的叙事中,能看出中国人打仗拼的是命、战友之间的情怀和对民族的绝对忠诚,而美国人靠的是技术优势和信仰(牛仔精神、十字架、圣经启示录和god bless me)。这是我们该深思的一点,因为,这更接近战争内核。

第三视角:高射炮台。这是我认为最烂的一个段落,个人认为:“可以,但没必要”。过分刻意,把战争描写的太儿戏。张译的演技很棒,自然没话说。问题就出在导演这里,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把战争的维度降格到了主观情绪煽动的个人恩怨。《八佰》中同样有相似的降维(谢晋元和日本军官的骑马对峙),但《八佰》并没有刻意突出这段反而起到了一个叙事推动的好作用。这个段落直接将国产战争片拉回“手撕鬼子时代”,刻意制造感动泪点去带动观众情绪,毫无意义可言。作为这个世纪的战争片典范的《血战钢锯岭》同样感动到催人泪下,但就显得自然不做作。

第四视角:桥。作为电影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段落作用显然是升华。战士们扛起的人桥供大部队过河,场面极度感动。这一点就比第三段落的情感处理要更加自然并期待到了高歌主旋律的中心思想。但这段并没有特别技术性的东西存在。

优秀的战争片一般存在三项原则:不美化自己,不丑化对方和不宣扬战争。金刚川从整体上是做到了这三点,也可以勉强称为良好(个人认为第三段落很拉胯)。
大家可以去影院感受一下。不为了导演是管虎、郭帆和路阳,也不为了独特叙事结构和视听,纯粹为了中国人心中那座炸不烂的桥。

关于作者: mingjuan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