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国产战争片,你能想到什么?
血肉横飞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宏大壮观的轰炸、炫酷的特效?还是枪林弹雨中,男主“怎么也打不死”的主角光环?
小妹还在期待另一种可能。
今天,终于等到它——
管虎、郭帆、路阳,共同执导。
张译+吴京,影帝+影帝。
《金刚川》的令人动容,其实并不在于“宏大”,而在于“小”。
“我是来打仗的,不是来修桥的”1953年7月,朝鲜金城。
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即将打响。
彼时,一大批准备进入金城的援军和军用物资,被一条名为“金刚川”的河挡住了去路。
河面宽广,暗流涌动。
通过的唯一方法,就是河面上那座桥。
另一边,敌军昼夜触动飞机对着桥体轰炸,阻拦志愿军进城。
一场战役,变成了一座桥的争夺。《金刚川》的电影取材于此,故事由此展开。
先看人物。
张译饰演的高炮排长张飞,临危受命。
但在比自己有经验的老兵面前,一副“怂”样。
“张排长,你说,听我的还是听你的?”
“听……你的”
连他的名字,也成了别人的玩笑:“张飞啊张飞,看你那样子。你爸妈怎么想到给你取这个名字?”
吴京饰演的高炮班长,铁骨铮铮的硬汉,同样有“弱点”。
下属一句话,点出了他的“破绽”——因为抽烟,从连长被降级到班长。
还有:
暴脾气步兵连长,一着急说话就蹦出江西方言,谁都听不懂。
四川小战士,早就发现了队伍里有个姑娘和自己是老乡,他知道姑娘的姓名、年龄、职务,却因为“碍面子”,一直没敢过去搭个话。
每个人,平凡且鲜活。
再看情节。
小妹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开端,小战士在听到“修桥”任务后,除了说收到,还抱怨了一句:
“上次修桥就是我们连,这次怎么还是?”
“我是来打仗的,不是来修桥的。”
潜台词:修桥不如打仗。
换句话说,某种程度上,战争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英雄式的、壮怀激烈的战斗与牺牲。
在这种崇高名义下,他们不怕死,但怕不能“死得其所”。在和正面作战对比之下,负责后勤、运输的工兵、传递消息的话务兵……则如同战争中的配角一般,显得“没那么伟大”。
这是《金刚川》抛出来的问题:
那些没有和敌人正面交锋过的人,那些没摸过几次枪,甚至还没来得及上战场,就在途中死去的人,是否就该因此面目模糊、失去姓名?
在残酷中创造奇迹严格来说,《金刚川》展现的,并非是金城战役的正面战场,而是聚焦于战争开始前的具体任务——修桥。
但残酷,不比正面战场少一分一毫。
轰炸来的时候,有的人刚跑两步就突然有战友的残肢飞过来;
有的人,前一秒还和战友嬉笑怒骂,转眼间,浑身是血躺在地上;
还有的人,尚未来得及和心仪的姑娘说话,就见到了她的尸体……
影片里有一幕,张飞把逝去的队友埋了,在坟前为他点上一根烟——那是他生前的最爱。
四周一片寂静,烟雾缭绕,张飞眼中的泪几乎要夺眶而出。
伤感的氛围刚起来,就破灭了——轰炸机又来了。
没有浪漫,没有光环。
战争,甚至让人没有时间可以悲伤。《金刚川》中出现了一些与平时战争片不太一样的镜头。
比如:我方的炮,好不容易击中了敌人的飞机,大家欢呼雀跃。
结果开心了没多久,侦察机又来了,这次,炮火更凶猛。
比如,人们说的最多的,不是“开炮”不是“进攻”,而是——“隐蔽”“快跑”。
可笑吗?
羞耻吗?
先别轻易做判断。
看看美国飞行员的状态:一副“完成任务,做完下班”的样子;再看中国士兵,呼吸、眼神、身体的起伏,时刻紧绷。
一方武器精良、装备先进。
一方只有两架高炮,其中一架还需要隐藏起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暴露。
每次开炮前,炮手都要仔细计算着:这次用多少发、还剩多少发,因为——太不舍得。
敌强我弱。
整部影片如同掉进了一个循环:桥被炸了,桥被修好,桥再次被炸、再被修好……
一次又一次。
直到最后,美国飞行员不耐烦,形容这群中国士兵:“怎么也打不死。”
时至今日,那群人到底花了多大力气、牺牲了多少,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或许已无从考察。
唯一确定的,是在这场甚至都没被归纳到“战争”的战争中,他们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他们是英雄,也是普通人在大多数战争片的叙事中,英雄们机智神勇,舍生忘死。
在他们视死如归、即将迎来胜利的高潮中,观众的情绪达到巅峰,然后影片就此收尾,结束。
《金刚川》还留下了一个“小尾巴”。
骄傲的美国飞行员,等到战争结束,成了“不敢坐飞机的人”,甚至会羡慕逝去的战友“他是幸运的,他去了天堂,而我还留在地狱……”
幸存下来的抗美援朝老兵,在人生的晚年,仍然清晰地记得那段生命中出现的人和事、那些爆炸的响声、那些烧焦的气味……
“一想到那些没和我一起回来的战友,就非常难受……”
抛开壮怀激烈的名义,它毫不留情地撕开战争的本质——伤害。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兼说过:
“这些人以他们的生命塑造了一个奇迹,留下来许多遗产……当人们重新去看待这段历史的时候,你不能简单地讴歌这种英雄主义精神。”
纪录片《铁在烧》
不要因为他们“死有所得”,就忽略他们作为人恐惧的本能;
不要只看到他们身后的荣誉,就忘记他们面对死亡时的疼痛。
不要只看到他们的坚强和勇气,就忽略他们内心的柔软和脆弱。
换个角度看,《金刚川》不只是一个英雄的故事,它不仅关于热血,更关乎悲壮、关乎残酷。
每一个牺牲都有价值纪录片《铁在烧》中,有一幕景象让抗美援朝的老兵一只记忆尤深:
“我在平壤看见一个老太太,拿着一个锤子在敲三脚架,铛铛铛……她在报警,敌人来了,我看到这种情景,流泪、难过,我就觉得,我的母亲,一定不要遇到这种情况……”
《金刚川》的主题,或许有异曲同工之处——
影片想表达的,不是胜利,不是讴歌,而是牺牲。
导演们说:“我们是为了长眠的英雄拍摄这部电影。”
“战争胜利的背后,是不被常人所见的牺牲,而每一个牺牲其实都有价值。”真实的战场上,有太多没有姓名的角色,也有太多角色,还没怎么来得及在战斗中发挥作用,就不幸身亡。
有人在途中不小心踩到地雷;有人在过河中被江水卷走;还有人因为饥饿,因为疾病、蚊虫失去生命……
特殊时期,他们的名字被遗忘,留下一个代号、一个职称,甚至,匆匆一瞥然后完全消失。
或许这样去看《金刚川》,就会理解这些镜头背后的深意:
一大群人,在草地上、在丛林里,密密麻麻,穿梭而行。
这些面目模糊的角色、穿着同样的衣服,脸上有着相似的迷茫和坚定,没有开挂、没有光环,然后统一走向死亡。
无论是修桥的工兵、负责传信的话务员,甚至是一个还没怎么摸过枪就在去战场的途中失去生命的小兵。
当你聚焦到某一个单独的个体时,就会发现他们看似渺小,却又分明鲜活。
我们最后确实取得了胜利,但赢得并不轻易。
战争是一个很宏大的词,可支撑战争胜利的,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个渺小的人。
或许,明白这一点,我们才真正理解了《金刚川》,也真正认识了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