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齐明月遭被全网吐槽 这样的妈总有办法让孩子不开心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齐明月,就是《以家人之名》里面,女主李尖尖的闺蜜之一。 齐明月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是…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齐明月,就是《以家人之名》里面,女主李尖尖的闺蜜之一。

齐明月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是班里的班长,还长得漂亮,家庭条件也不错,按理说,这样的女生都是很自信、很高傲的。

可齐明月不是。

她不自信、没主见,遇到事情,明明不是自己的错,也会一个劲地道歉。

请李尖尖兄妹三个去吃冰淇淋,他们都点完了,齐明月还在看着菜单犹豫不定,最后鼓起勇气问服务员“你觉得哪个好吃”,才选了一个。

我刚开始也很好奇,为什么明明很优秀的她,却总是畏畏缩缩的。直到明月妈妈的出现,我瞬间明白了。

妈妈带明月去买衣服,明月拿起一件白色的卫衣,妈妈说“穿什么白色,不爱干净还买白色”,明月默默放下了。

明月又拿起一件黑色的衣服,妈妈从一旁走过来,说“黑色不适合你,年轻要穿一点鲜亮的”,边说边直接把明月手里的衣服拿走了。

然后妈妈拿起一件粉红色的卫衣,在明月身上比试了一下,问她“怎么样,喜欢吗”,明月勉强笑了一下,说“还行”。

妈妈又满脸嫌弃地说“你和你爸一样,问什么都是还行,一点主见都没有”。

明月考了第二名,妈妈没有表扬鼓励,而是说“你这次又有道大题做错了,你必须好好努力,考过xxx……万年老二……”

不管是穿衣吃饭、交朋友,还是学习成绩、要考的大学、要读的专业,妈妈事无巨细,全都替明月“想”好了。

在妈妈的眼里,明月不管做什么都做不好。所以妈妈总是打着“关心你、为你好”的名义,让明月按照自己预期的设想走。

让明月点菜,明月点好了,妈妈拿过去菜单看了看,说“每次让你点菜,就这老三样”,然后重新点了几个菜。

明月想当记者,想去北京历练两年。妈妈生气地说“就你还想去北京?这么好的机会会留给你?你也不动动你的脑子,你比别人强在哪儿?你会什么呀?……”

压抑了20多年的明月终于爆发了,她哭着大喊“妈,你能不能不要一直否定我!”

可妈妈丝毫没有考虑明月的感受,还在说“我为你辛辛苦苦付出了那么多,我那是关心你,为你好……”

同样作为母亲的我,看明月和妈妈吵架,真是既心疼明月,又心疼妈妈。

毋庸置疑,妈妈很爱明月。明月爸爸整日忙于工作,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都是妈妈一手抓,可是明明为这个家操碎了心,为什么孩子却不领情呢?

归根到底,是因为父母想给的,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就像明月一样,她最想要的,是来自最亲的人的信任、尊重、支持和肯定,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批评。

妈妈怪明月没有主见,可是明月做出选择时,不正是最亲的妈妈一次次地否定了她吗?

戈培尔说:“谎言说过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

妈妈一次又一次地传达出“你不行、你不懂”的意思,久而久之,明月自己也深信不疑,自己确实“做什么都做不好”。

父母想让孩子少走弯路的初衷是好的,可是我们也要给我们的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学着自己去做出选择。

我们可以坐在一起沟通讨论,可以各抒己见,可以在旁边提供建议,但不应该完全不询问孩子的想法,代替他们做出选择,毕竟,这是孩子的人生。

当意见相左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大大方方地拿到桌面上来讨论,而不是直接全盘否定孩子的想法、甚至贬低孩子,这样不仅会让孩子很受伤,还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 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父母的不同反馈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实验开始,妈妈对宝宝的任何反应都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
宝宝笑,妈妈也会笑;
宝宝咿呀学语,妈妈会开心地和宝宝对话;
宝宝用手指其他地方,妈妈会顺着宝宝指的方向看
……

妈妈和宝宝互动的非常开心。

接下来,静止脸实验开始,不管宝宝做什么,妈妈都面无表情。

宝宝很快发现了异样,他不停地动、和妈妈笑、用手指其他地方,可妈妈始终一动不动地看着他。

持续了几分钟,当宝宝发现自己无论做什么,妈妈都不理自己的时候,开始焦虑、继而奔溃大哭。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正是通过和父母的接触、互动而建立的。

当父母给予积极、有爱的反馈时,孩子会觉得自己是被看见、被爱、被重视的,成长的会更加阳光开朗。

像李尖尖一样,虽然成绩倒数,但李爸从来没有批评过她。

从小到大,只要获奖,不管这个奖多大多小,李爸都会雷打不动地挂出一个“面馆用餐打折”的红色横幅,和街坊邻居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在爱的包围中长大的李尖尖,十足的乐天派,像一个小太阳一样,温暖着身边的人。

而父母消极的回应,则会让孩子的安全感大打折扣。实验中父母光是对孩子的表现漠视,孩子就已经表现出焦虑崩溃的症状。

更何况父母日复一日地“否定”和“打压”呢!来自最亲的人的否定,对孩子的“杀伤力”往往更大,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明月不正是在妈妈一次次“无意”的否定下,变得越来越不自信、遇事犹豫不决、总想着逃避的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期待效应”,就是我们俗称的“说你行,你就行”的理论支撑。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想要做一个关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

他和助手去了一所小学,从不同年级、不同班级,“随机”抽取了18名学生,将他们的名字写到一张表格上。

然后将这张表格交给了校长,并且故意以特别郑重的语气,和在场的人示意这张表格上的学生未来都会大有作为。

在场的所有人虽然都遵守保密约定,没有直接说实验结果。但老师们在后续教学中,无意识地给予名单上这些学生的“重视”,对这些学生起到了很大的暗示作用。

大概过了半年多,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发现凡是在名单上的学生,不管之前成绩、表现有多糟糕,都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而且在后来的追踪中,发现这18名学生工作了之后,也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个实验,很好地验证了正面反馈的重要性。

当一个人被信任、鼓励、支持时,他会更加努力地发掘自己的能力,并尽力朝着“被期待的样子”靠近,所以自然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因此,如果我们想让我们的孩子变得优秀,就尽力用平等的身份,用正面、积极的话语去和孩子沟通。

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更不要粗暴地否定孩子,因为这样不仅达不到我们预想中的效果,还会让我们的亲子关系变得岌岌可危。

记得蔡康永曾说过一句话“父母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就是,给他们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让我们一起加油,学着看到孩子的每一次努力,学着称赞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主见的、独立自信的人。

关于作者: baoling

更懂你的麻辣娱评,超新鲜头条娱乐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