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看电影的都知道,本片最为外显的特色就是在其中使用了三种不同电影规则,也区分了电影中的时代。1932年所发生的故事都是用1.33:1的画框,将近正方形的比例,这个部分也是令观众惊艳的。1968年,作家在布达佩斯酒店居住的时候,则是1.85:1的画框,这边大量了使用广角镜头。而近现代就是使用2.35:1的画面比例。
为什么说这是最让人惊艳的部分,就是因为现今”2.35比1″的这个比例超级泛滥的状况下,导演跳脱了这样的恶心洪流,选择了使用类似旧底片的规格作为形式,再加上那些精准又艳丽的构图,的确让人目不转睛,也因如此,更也替电影营造出一种猎奇的氛围,在这里也不得不称赞一下本片的美术设计与场景陈设,绝对是近代非常出色的,至少是让我看得相当尽兴。而这部分真的口说无凭,需要亲眼一探究竟才知其中奥妙。被操控的电影
《布达佩斯大饭店》导演除了玩弄电影规格之外,他也大耍了叙事结构在这部电影里面。
简单来说,我们这群观看电影的”观者”,看见了电影中的”阅读者”拿着书到作者的纪念碑面前,接着便切换成“作者”的角度带领我们了解故事的起源,也就是年轻的作者遇到的年老主角,而主角也转变成倾诉者陈述起过往,而此刻的作者也转变成为阅读者之一,凝听着故事的发生。
在过程中,也用了最显眼的章节区分了每一段的故事,我想也是不要我们忘了我们正在阅读吧。最后进入尾声的时候,就像经历了一场叙事旅行,我们回到那本书上、那个阅读者、然后片尾字幕出现,我们变回了原本属于的观者。
导演不断的让观众变换叙事者的角色。而当我们绕了一大圈,回到原始的身份的时候,导演要告诉你的是什么?
就是你正在看的只是一部电影,只是一部电影。
导演从来没有要你去进入电影,而是不断用画框的变化、叙事者的变化、章节的变化,告诉你:“你正在看一部电影,一部被我操控的电影”。所以如果你或你没有发现这档事,恭喜你,被操控了两个小时啰。
尽管把导演操控电影的事情说穿了以后,这部电影其实还是存在着某方面的缺陷,故事结构上虽然紧凑又娱乐、黑色又幽默,但我却不太能理解故事的主题是什么,我不太明白这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初衷与核心,电影到底想要告诉观众什么?
难道是:“只有要缘分,就可以遇到老人跟你讲一段精彩的故事。”这样吗?
还是“只要有能力,就可以从门僮接手一间旅馆。”这样吗?
也可能是”想要无罪释放就要有运气。”这样吗?
也可能都不是。
尽管剧本上潜在着相当大的缺口,但是当我看到电影中的警方非常无能与黑暗作业,倒是点头如捣蒜啦。
好吧,尽管如此,电影那漂漂亮亮的镜头、快快速速的剪接、有有趣趣的对白,总是可以让人忘记那些名不经传的、小缺点。
最后,这不负责任的心得也差不多进入尾声了。
那就来说一下不一定每一位观众都会古哥的事情好了。
还记得里面”苹果男孩”这幅画吗?
应该不会忘记吧,毕竟是个重要的情节之一。现实中,这副画并非如电影中所叙”从文艺复兴开始存在的名画”,而是在电影开拍前两年,导演请一位英国的画家所绘画的。所以千万别把拿苹果男孩放进文艺复兴的常识里面,被别人知道会被笑惨的。至于画作的确切日期就自己去搜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