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董卿。朗读者第三季回来了。”“我们能够改变世界吗?”知性优雅的董卿一开口,所带来的的是时间的安静和久违的感动。首期邀请了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全国先进工作者张桂梅、残奥会领跑员徐冬林、著名作家莫言、国测一大队的郁期青……9月18日的首播,日期的选定也饱含深意,当神舟十二号的三位宇航员任务结束,返回祖国怀抱的时候,这期节目既是致敬航天人,也是对热点事件的再教育,节目匠心可见一斑。
节目中每个行业的佼佼者,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关于如何追求理想,如果用自己的强大的坚持,让人感同身受。这一期节目,不同岗位的人,都对祖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们毫无疑问是一代的精神楷模和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从作家王蒙开始,“所有的哲学都是认识世界,我的哲学是改变世界”,人的奋斗是伟大的,一开始《朗读者》的基调就是带有文化厚重的,而非单纯的煽情。这让这档文化节目有震撼的力量。在节目中,你不是单纯笑,也不是单纯哭,而是通过具体的过往经历,让你感同身受。现场影像、朗朗配乐、朗读者口述,超越了浅薄的情感戏谑,而是深沉的爱与共鸣。
首位朗读者、大国工程师、北斗导航副总设计师杨元喜,他让观众感受到了祖国科技力量的强大,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他神仙般的爱情,更让观众感受到了他对年轻人奋斗的期许。谈到“北斗导航应用在100多个国家,导航精确度已经达到三百万年差一秒的水平”时,雷鸣般的掌声让每一个人新生自豪。谈到父母和妻子,他的愧疚和柔情,又让他特别真实而崇高。《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杨元喜诵读的文章,他期待看到人类群星闪耀,看到中国航天人群星闪耀,也希望看到青年学子努力奋斗的群星闪耀,其中包含着深深的希冀。
第二位朗读者是张桂梅。她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国家“七一勋章”获得者,是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的“张妈妈”,是为教育事业贡献一切的教育人。64岁的她浑身病痛,当董卿搀扶着她走向朗读厅,观众纷纷起立致敬这个真实而又伟大的教育者。她为观众讲述自己生命中的故事,讲述病痛和责任,讲述热爱和担当,每一个现场的人,都为她“怀有永恒无法弥补的对家人的亏欠”而热泪盈眶,在她朗诵的质朴的文字里,观众听到的是她内心的柔软。
第三位出场的朗读者是徐冬林,经过严重伤病,在推迟一年比赛身体机能下降到情况下,作为刘翠青的领跑人,仍然获得东京残奥会女子400米T11级决赛金牌。他把朗读献给了还未出世的孩子。那句“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更艰巨,更有意义”,充满对孩子的热望,也让董卿频频点头。
作家莫言是第四位出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巨大荣誉后,他依然坚持写作,打破了很多作家得诺奖后写不出作品的魔咒,他依然娓娓道来,将高密东北乡牢牢地钉在世界文学坐标之上。年轻时候跟二哥抢书看的故事、艰辛难忘的奋斗时光的讲述,现场竟爆发出热烈的笑声,那是会心地笑。莫言朗读的是《透明的红萝卜》,观众们看到一个坚持文学,坚持真实写作的文化大家。
我们同样见证的还有——国测一大队嘉宾。伟大的英雄,也许没有姓名,却不妨碍他们的伟大。他们在戈壁滩和雪山的测绘,让他们把字迹树立成了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的精神丰碑。
董卿在暂别了央视舞台后,重返舞台带着精细打磨的《朗读者》回归。作为主持人,她温婉大方、知性优雅、博学多才、娓娓道来一段又一段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故事;作为倾听者,她静静陪伴,适时抛出一些问题串起精彩故事,让人心瞬间沉静;作为制片人,在节目筹备、流程节奏、舞美效果、后期制作等方面呕心沥血般打磨。
作为文化类的精品节目,在如今的泛化娱乐和缺乏营养的娱乐节目里,《朗读者》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平衡。一方面不会因为高端的文化导向,而收视率惨淡,也不会纯为煽情而缺乏内涵。每一位朗读者,都能通过自己的奋斗故事,让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感受当下的美好,感受奋斗的价值、国家的力量和热爱人生的生命态度。我们必须说,这档直慑人心的朗读节目,真的太催泪了,太好哭了,太让人享受了!接下来,还会听到哪些朗读者呢?我们期待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