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大概是十几年前,对于这个电影的印象就是安迪超级聪明,最后终于越狱成功。最近又重新看了一遍,发现自身阅历不同,看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认知。
制度化
再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对于瑞德多次提到的一个词“制度化”,印象非常深。可以理解为环境对于一个人的长期束缚和影响,从这个电影的角度大多是负面的影响,比如老图书管理员出狱后不能适应外界生活而自杀,比如瑞德出狱后在超市工作,他不和领导请示一下,上厕所都尿不出来等等。
安迪的与众不同就在于他并没有默认被制度化,从始至终他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后留给瑞德的信中说“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世上最好的事情。”希望给了安迪初心,不管经历什么样的屈辱和痛苦,都不能打倒他,让他放弃。20年的监狱生活,只用一个小小的工具打造一条逃生之路。超出常人的智谋和韧性,也正是这个角色被喜欢的原因之一吧。
人的本性是趋于稳定的,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事情和人,会给自己带来安全感。通过每天不断的重复,不断加强心理习惯,我们会默认喜欢上现有的“制度化的”环境,即使是监狱这种。
坚持
看完脑海中总会浮现一句话“一生总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一件事。”很多事情并不是本身有多难,而是很难坚持下来,加上固有的惰性,对于那些无法立刻给出回报的事情真的很容易三分钟热度。热度冷却之后,可能都会忘记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在众多选择的当前生活,貌似有多重的途径可以走。几乎不会遇到安迪那种“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的决绝状态。而有着多重选择的生活,坚持有时就会显得没有必要。比如《士兵突击》的许三多,他的另类也在于他的坚持。别人在混日子的时候,他坚持修路,别人都另选出路的时候,他坚持独守空营。许三多的坚持可能有些懵懂,安迪的坚持格外清晰。
安迪出逃的之前,对瑞德提到了以后的事情,对于自己的冤屈已经释然,他觉得自己有权利并且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坚持怀有希望,这也是支持安迪二十年牢狱生活的精神支柱。
不管电影的情节安排有什么漏洞,或者不合理的地方,都不会影响它的卓越。不完美才是正常的的状态,我们感动的是对于自由,对于希望,对于自身和环境的救赎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