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毁灭曾获奥斯卡外语片提名 刻画希特勒罕见的一面

这部获得2004年奥斯卡外语片提名的片子是以希特勒的女秘书回忆录为根据,主要叙述在柏林被俄军攻陷到希特勒自杀这…

这部获得2004年奥斯卡外语片提名的片子是以希特勒的女秘书回忆录为根据,主要叙述在柏林被俄军攻陷到希特勒自杀这十天内,希特勒的心理状态,周围拥护者各自的思维,以及德国军人及柏林百姓的情况。

基本上《帝国的毁灭》这部电影以不常见的近距离角度刻画希特勒,也可以看出如同《硫磺岛家书》中传达的信念:将军人分为有人道思想及没有人道思想的两种人,只是片中的较正面角色军官其人道关怀也只限于自己的同胞,并不会因希特勒屠杀六百万犹太人而减少其对这个领导人的忠诚。

关于这部片子可以看到许多相当精采的讨论,有一篇影评将这些坚持错误理念并高傲自杀的军人比喻成密尔顿《失乐园》中的撒旦在地狱中的告白:「我虽苦,不后悔,更不改初衷,设若卑躬屈膝,向神求恩,才是自甘轻贱的弱者!」这样的比喻实在令人印象深刻,也让我想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穆克《我的名字叫红》中叙述可兰经中的撒旦乃是因为不愿对人类屈膝而被上帝逞罚身陷地狱。

这部片最令我动容的,是女秘书年老时的自述,她一直以当年自己年轻不懂事来安慰自己与纳粹的恶行无关,直到她见到一个与她年纪相当的反纳粹女孩的雕像,才真正承认自己的错误,“年轻,不可以当作借口,你还是有很多机会及管道可以知道真相。”

片尾纪录了片中出现的军官们的下场,令人感慨的是:并非有人道思想的军官在纽仑堡大审或苏联监狱中就得到较好的结局,战争中你站在错误的一方,为错误的理念效忠,即使个人具有善良的人格特质,还是抵不上整个大团体所造成的罪孽,就像是《硫磺岛家书》中的日本将军,最终还是要以死亡来结束这个整体的罪恶。

关于作者: baoling

更懂你的麻辣娱评,超新鲜头条娱乐新闻

为您推荐